李主任掀开白色大褂,捏了捏眉心。药房刚送来的病例单上,又多了三例因长期滥用止痛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布洛芬分子式发呆时,候诊区传来一阵嘈杂声。
"李主任,又疼了!"老张捂着腰冲进诊室,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他手里攥着半瓶布洛芬,褪色的标签还沾着机油:"上次您开的药特别管用,我就一直吃着呢。"李主任接过药瓶,药片摩擦瓶壁发出细碎的沙沙声,他突然想起上周在学术会议上看到的数据:国内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胃黏膜损伤的发病率正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
"疼起来像有条蛇在咬骨头。"老张解开棉衣纽扣,锈迹斑斑的腰带上勒出道道红印。李主任翻开他的病历本,密密麻麻的服药记录从3个月前开始,剂量从2片/次逐渐增加到5片。"张师傅,您现在胃黏膜已经薄得像张纸。"他把胃镜图片推到对方面前,淡粉色的胃壁上布满细小溃疡,像被虫蛀的枫叶。
"主任您再给开点就行。"老张搓着粗糙的手掌,机油味在狭小的诊室弥漫开来。李主任想起昨夜查房时,隔壁床的货车司机因为布洛芬过量导致急性肾衰竭正在透析。他突然意识到,这些被疼痛折磨的人们,正在用止痛药构筑一道虚幻的防线。
---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诊室,李主任正在翻阅《临床药理学》教材。老张再次推门而入时,手里竟提着两瓶白酒。"上次疼得厉害,我就吃了布洛芬又喝了点酒壮胆。"他掀开衬衣,晒得发红的上腹皮肤下,隐约可见胃部手术留下的蜿蜒瘢痕。
"您知道这叫'肝脏炸弹'吗?"李主任把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图谱铺在桌上,NAPQI分子模型闪烁着幽绿的光。老张惊恐地看着肝脏细胞模型在酒精和药物夹击下逐渐变黑:"昨晚疼得睡不着,我喝了半斤酒,结果吐出的血像辣椒水。"
"酒精会放大止痛药对胃的伤害,布洛芬让胃黏膜变薄,酒精直接腐蚀。"李主任调出最新研究数据,胃出血风险提升的百分比在屏幕上跳动。老张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货站打来的出车电话:"我得去,不然要扣三天工钱。"
"等等!"李主任拦住已经跨出诊室的老张。他想起上周接收的那名马拉松爱好者,因为服用止痛药后强行参赛,现在腿部软组织损伤正在康复科接受冲击波治疗。
---
夜幕降临,李主任还在整理老张的病历。他突然注意到药历最后一页的用药记录:布洛芬、咖啡、感冒药交替出现。"您平时是不是又喝咖啡又吃感冒药?"第二天复诊时,他指着记录追问。
"哪能不喝呢。"老张苦笑着从口袋里掏出速溶咖啡,铝箔包装上残留着药片粉末。"货车司机最怕犯困,所以我每天得喝三杯咖啡,再吃点止疼药顶着。"他突然压低声音:"现在不喝咖啡不吃药,浑身就像被蚂蚁啃。"
李主任想起在精神卫生中心进修时学到的案例:长期服用含咖啡因止痛药的患者中,32%会出现焦虑症状。他把咖啡因代谢途径图谱展开在老张面前:"您这相当于每天摄入三倍咖啡因,心脏得像永动机一样转。"
"那我以后该怎么办?"老张捏着皱巴巴的诊断书,机油污渍在纸面晕开。李主任突然想到可以在医院公众号发起一个疼痛管理互助小组:"下周六我们举办疼痛科普讲座,您来不来?"
---
周六上午的健康讲座座无虚席。老张坐在前排,腰挺得笔直。李主任展示着3D打印的人体模型,胃黏膜、肾小球、HPA轴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止痛药就像给疼痛按下的静音键,但真正的病变还在持续。"
他把一张张病理切片投影在屏幕上:布洛芬作用下的胃黏膜像干涸的河床,阿司匹林压迫下的肾小球像爆裂的气球,皮质醇水平下降导致的"虚脱"症状在扫描仪下呈现灰暗的阴影。
"您看,这位货车司机(隐去姓名)停药后的胃镜。"李主任调出对比图,曾经千疮百孔的胃壁如今长出淡粉色的新组织。台下响起稀疏的掌声,夹杂着纸笔摩擦的沙沙声。
讲座接近尾声时,李主任把一个蓝色药盒放在讲台上:"这是最新研发的胃黏膜保护剂,老张已经在试用。"老张突然站起来,机油渍染的工装在聚光灯下泛着金属光泽:"现在我每天疼两小时,但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活着。"
台下响起零星的掌声,逐渐汇聚成潮。李主任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想起昨夜查房时,那位急性肾衰竭患者正在用手机浏览疼痛管理APP。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也许该建立一个线上疼痛日记系统,让患者用彩色标签记录真实的感受,而不是靠止痛药制造的虚假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