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一则关乎你我“杯中健康”的重磅消息传来—— 《中医茶疗服务质量总体要求》(T/CRACM 0006—2025)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这一新规的落地为 中医养生馆、茶疗师、琳琅满目的 茶疗产品以及 服务内容等设立了全面规范,标志着拥有数千年深厚底蕴的中医茶疗,终于告别了“ 无标可依”的历史!
自古及今,以“ 茶”为引,或 单方独用,或巧妙 配伍中医本草精华,内调外养达到 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茶疗,早已成为国人追求健康的重要法门之一。
炎炎夏日,你是否也常感 暑热难耐、心烦气躁,甚至面红目赤?这正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此时,一杯精心配伍的 养生茶饮,便是 顺应天时、调和身心的上佳之选。
可喜的是,这股“ 以茶养生”的风尚正悄然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小懂乘坐地铁时便发现站内的“爱心茶摊”就有提供不同保健功效的养生茶饮。
诸如 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茶、 养肝明目的菊花枸杞茶、 润肺养心的百合莲子茶…… 这些保健茶饮的背后蕴含的正是中医“ 治未病”的养生理念和 茶疗文化的点滴渗透。
然而, 养生茶≠随便喝!上述新规也明确强调了中医茶疗的根本原则就是“ 辨证施茶”,不宜盲目跟风或千人一方,要真正发挥茶疗的作用, 喝对茶才是关键!
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 个人的体质差异、当下的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季节的气候等因素来选择或配伍最适合的茶饮, 以免茶疗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有损健康。
酷暑之下普遍觉得“热”,但针对最常见的四种基础体质—— 体寒(阳虚)、体热(阴虚/实热)、体湿(痰湿/湿热)以及 平和体质,在夏季的饮茶建议也不尽相同!
体寒:“外热内寒”需温养
体寒者由于体内 阳气不足通常表现为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疲乏无力、喜热怕风等 阳虚、寒盛等症状,夏季易因贪凉(吹空调、喝冷饮等)致使 反复腹泻、风寒感冒等。
这类人群在夏季饮茶时要注意 避免寒凉伤阳,在传统茶类方面,最好选择 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等茶性比较 温和的茶,有助体寒者 温阳散寒。
若要配伍中草药增加茶疗的效果, 味苦、辛,性温的 新会陈皮搭配 普洱熟茶一起饮用,兼具 理气健脾、温胃消食之功,适合 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软的 脾胃虚寒者。
当然,若是体寒导致 气血不足、心机失眠、面色无华等不良症状,可以选择适量 红茶、桂圆肉、红枣等一起冲泡调饮 桂圆红枣茶,有 补益心脾养血之功。
综合来说,体寒者夏日饮茶养生要讲究“ 温饮”,除了要尽量 少饮或不饮性寒凉的绿茶、生普、菊花茶、金银花茶等,还要避免饮用 冷泡茶、凉茶等生冷茶饮。
体热:“内外皆热”需清火
中医上将体热者分为两大类,其一为 阴虚火旺,其 怕热明显、易上火,常出现 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面颊潮红,眼睛干涩、口腔溃疡、夜间盗汗等 虚热症状。
虚热者夏日饮茶讲究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以 轻微发酵的白茶或 发酵度较轻的清香型乌龙茶,搭配 润肺清心的麦冬、养阴生津的玉竹,有助 缓解口干、心烦、盗汗等现象。
而 汗多口渴、津液耗伤者可以尝试 乌梅甘草茶,乌梅有助 生津、止渴、敛汗,生甘草则有 清热解毒之功。若是阴虚引发 眼睛干涩, 滋阴明目的 桑葚枸杞茶是不错的选择。
其二为 实热亢盛,这类人群由于体内 阳热之邪过盛,多伴有 怕热喜冷、口苦口臭、舌红苔黄、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 便秘等 实火症状。
清热泻火、解毒除烦是实热亢盛人群夏日饮茶养生要点,可以适当饮用 性寒凉的 绿茶、生普清热解暑,但最好要 避免过浓、空腹及过量饮用,以免 伤及脾胃。
此外, 金银花茶(清热解毒)、菊花茶(清肝明目)也是实热者的佳饮!二者既可 单饮,也可 搭配一起冲泡或煮饮,对 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实热证有一定缓解作用。
体湿:“暑湿交加”需运化
体湿分“ 痰湿内阻”和“ 湿热蕴结”,前者脾虚运化水湿能力弱,常见症状有 身体困重、痰多、舌苔白厚腻等,后者除痰湿症状外,还有 口苦口干、面垢油光等热象。
无论是哪一种体湿者,“ 祛湿”都是他们夏季饮茶的首要关注点!在我国一众茶叶中,素以“ 红、浓、陈、醇”四绝著称的 六堡茶,是经过临床实验认证的 祛湿佳饮。
据国内一项六堡茶改善痰湿质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饮用 新茶还是 五年陈老六堡茶(每天 两次、单次饮用量 200ml),均在 25天时明显 降低了痰湿质转化分。
上述实验足以证明:长期坚持饮用六堡茶有助 改善痰湿症状!而除了清饮, 理气燥湿的 新会陈皮不失为六堡茶的好搭档,经过小懂多次测评二者的最佳配比为 2:8。
以 150ml的盖碗为例,建议投入 8g六堡茶、2g新会陈皮,先注入沸水 润洗一道, 快速融合六堡茶的香气和陈皮的柑果香,正式冲泡时前几道茶 5~10秒出汤。
这样二八配比冲泡出来的陈皮六堡茶汤 陈香浓郁,又渗透着丝丝 清新的柑果香, 滋味协调、层次感丰富,且经久耐泡, 七、八道之后仍可 继续焖泡饮用!
此外,同样是 后发酵的 祁门安茶、安化黑茶等,或选用 性凉,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的 薏米搭配 荷叶、茯苓、赤小豆等,也不失为体湿者的祛湿佳饮!
至于 阴阳气血调和、睡眠好、胃口佳、精力充沛、面色红润有光泽的 平和体质者,可以说是天生的“ 饮茶圣体”,只需顺应夏季饮用 清心解暑的茶饮,维持平衡即可。
诸如 不寒不热的半发酵乌龙茶、 性清凉的白茶、性寒的绿茶、清热下火的菊花茶等都很适配。对于平和体质,夏季饮茶更多是享受茶香,不必过度追求疗效。
虽然平和体质者饮茶的选择范围广,但也要注意“ 适度”!无论是哪种体质都应 避免空腹喝茶、短时间猛喝茶,以免引发 头晕、乏力、心悸等 茶醉现象。
最好 轮换饮茶, 长期大量单一饮用某一种茶(尤其 寒凉的绿茶)可能对肠胃造成 较大刺激性、不利身体健康!一杯好茶,贵在“ 合身”, 适度喝茶才是养生之道。
对于体质复杂、有基础疾病或症状明显者能否喝茶?能喝什么茶?建议寻求专业中医或持证茶疗师的指导再去选择适饮的茶类、茶方,盲目乱喝茶不可取~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六堡茶改善痰湿质功效评价及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祛湿机制研究》(食品工业科技),侯粲,肖杰,王黎明,陈洁瑜,赵晓山,范怡航,李颂,郝彬秀,应剑,张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