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袭,湿热难耐。7月气温高,雨水多,潮湿闷热的条件加剧了各种病媒生物的繁殖,手足口病、肺结核、登革热及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上升。贵港疾控温馨提示您:请务必提高警惕,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守护健康,安然度夏!
手足口病:重点防范儿童群体
图片来源:摄图网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飞沫或接触传播。
2.高危人群: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3.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4.预防贴士
(1)打疫苗:EV71疫苗可防重症,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2)勤洗手:儿童在外出游玩回家、饭前便后用肥皂水或洗手液配合流动清水清洁双手;家长和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或处理儿童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后均要洗手。
(3)勤消毒:儿童玩具、餐具煮沸消毒,衣物被褥勤晾晒。
(4)少扎堆: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严管理:若儿童出现发热、疱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居家治疗管理至症状消失后1周,避免传染其他儿童。学校和幼托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病愈返校、消毒制度等各项防控措施,注意防范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
肺结核:长期咳嗽需警惕
图片来源:摄图网
1.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长,易被忽视。
2.典型症状:持续咳嗽咳痰≥2周,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
3.预防贴士
(1)新生儿接种:接种卡介苗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2)通风+口罩:患者居家需分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咳嗽、打喷嚏用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用完纸巾应立马丢进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3)早就诊:如果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低烧、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前往结核病定点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平南县人民医院)就诊。
(4)密接筛查:尤其是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健康管理。做好学校师生健康体检工作,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相关检查。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工作,出现肺结核病例后,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及环境卫生消毒,积极动员筛查异常的学生并进行预防性治疗。
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图片来源:摄图网
1.传播途径: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主要在白天活动,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关键!
2.典型症状:“三痛三红+皮疹”症状(“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3.预防贴士
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积水(室内瓶罐、花瓶、室外坑洼、树洞等积水)。比如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清扫卫生死角,保持通风干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灭蚊虫产品等防蚊物品。
诺如病毒:严防“病从口入”
图片来源:摄图网
1.易感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
2.典型症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
3.预防贴士
(1)勤洗手: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免洗消毒液不可替代)。
(2)饮食饮水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生冷不洁的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饮用生水或被污染的水源,饮食饮水用具定期消毒。
(3)环境卫生:对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处理时戴手套+口罩,结束后清洁双手。
(4)早报告:尤其是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加强宣传教育和安全管理。做好学生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等工作,一旦发现3个及以上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相关症状,及时送医诊治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