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身体2个部位发麻,可能是脑梗发出的信号,别不重视
创始人
2025-07-04 21:08:33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曾经有一位年约45岁的大叔,因为面部发麻,手部麻木慌慌张张地被家人送了过来。

开始时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觉得可能是自己最近熬夜太多,身体疲劳了。

可刚刚进门时,他的脸已经开始出现歪斜,语言也变得有些不太清晰。

这时,医生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可能是脑梗。经过详细检查,果然,他患上了脑梗。

大叔的经历并不孤单,许多人忽视了身体的异常信号,直到病情严重才被发现。

然而,面部发麻和手麻并不是简单的疲劳或其他小病症,它们往往是脑梗死的前兆。

如果忽视了这些信号,可能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因此,面对这些明显的预警信号,人们不能掉以轻心。

脑梗死(或称脑中风)是由脑部血管出现问题,导致血流中断,从而影响脑部供血与氧气供应,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脑梗的病因非常复杂,通常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硬化、吸烟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对很多人来说,脑梗死常常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但事实上,许多患者在发生脑梗之前,身体就已经发出过警告信号,只是这些警告常常被忽视了。

特别是面部和手部的麻木感,它们往往被误认为是简单的疲劳或是其他无关紧要的疾病。例如,许多人会把手麻归咎于睡姿不当或肩膀受压,而脸麻可能只是觉得“皮肤不舒服”。

然而,实际情况却远比想象的复杂。当身体的某个部位突然感觉到麻木、无力时,它可能是在告诉你,脑部的某个区域已经开始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

具体来说,面部发麻通常是由于大脑某些区域缺血引起的,尤其是那些控制面部运动的区域。

当这些区域供血不足时,可能会出现面部歪斜、嘴角下垂、说话困难等症状。

手部麻木也是脑梗的警示信号之一,尤其是当麻木感出现在单侧手臂,或者伴随无力感时,很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对于大多数脑梗患者而言,最初的症状并不是剧烈的疼痛或者其他令人恐慌的表现,反而是这些不显眼的麻木、无力等症状。

如果能够在这些初期信号时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脑梗死的发病概率就能大大降低,甚至可以避免发生。因此,了解和辨认这些信号,对保护自己的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大约3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类似的警示症状。

尤其是面部麻木和手麻,正是常见的前兆。这些症状发生的时间往往不长,但一旦出现,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实际上,在出现麻木的短短几分钟内,脑部已经发生了部分供血不足的情况。

很多人对这些症状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选择忍耐或自行缓解,最终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比如,脸部和手部麻木后,如果及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脑梗的发生率,甚至避免后续的脑损伤。

反之,如果这些症状被忽视,血管堵塞会加重,进而引发脑梗死,导致严重后果。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习惯了“轻忽症状”,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或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

对麻木的感受不是特别关注,认为这不过是些许的不舒服而已。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健康,尤其是在早期的警示信号面前,选择了漠视。

其实,很多时候,正是这种“忽视”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医生和健康专家常常提醒,如果出现任何与脑梗相关的前兆信号,比如一侧的面部和手臂麻木,应该立刻就医。

脑梗死的发生通常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和潜在疾病积累的结果。

例如,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高血压等,都会加速脑血管的老化与硬化。

与此同时,身体发出的麻木等信号,往往是大脑供血不足的警告。如果能够及时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就能有效降低脑梗的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脑梗至关重要。

比如,控制饮食中的盐分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这些都能显著降低脑梗的风险。

而在体检过程中,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不只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现代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时的放松、规律的作息、良好的社交关系,都会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面部发麻和手麻,可能是脑梗的预兆,也可能是其他轻微健康问题的体现。可无论是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忽视。

其实,在每一个细节中,我们都可以提高警觉,保护自己免受疾病侵害。尤其是面部和手部的麻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身体不适,它们可能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

生活中,我们常常选择在身体发出信号时“忍一忍”,认为没什么大碍。然而,这种放任自己健康的态度,可能让我们错过了及时治疗的机会,甚至让病情加重。

健康,并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拖延”的事情。当出现异常的麻木感时,及时就医、科学检查,是最聪明的选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梗症状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张丽丽.复原通络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24-05-2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暑养生,健康入伏!国家卫生健...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4日(周五)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
原创 你... 在情感的世界里,男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往往有着独特的体现。 很多时候,言语或许会因为羞涩、顾虑或者各种复...
原创 农... 农历六月之时,气温渐趋炎热,且潮湿亦随之加重,会逐渐影响人体,此时对应太阴湿土与少阳相火,湿气与热气...
抑郁症的认知误区——给家属的科... 当有人说“我抑郁了”,可能指暂时的情绪低落,但临床抑郁症(MDD)是一种医学疾病,是生理症状与心理症...
小暑至,盛夏始!养阳正当时,冬...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开启。此时,梅雨季基本结束,初伏接踵而来,高温高湿的...
湿气退散!推荐三茶三式→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此时湿邪易侵袭人体:在体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引发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等症...
中药+奶茶=更适合养生人士的茶... 月禧茶、唤神茶、失湿茶 灵芝清火饮、鹿茸固元饮…… 时值酷暑,有厦门市民发现 本该出现在药罐里的中药...
抑郁症,这两个不解决,就会复发... 抑郁症,有多少人是吃药有效,停药就复发呢? 很多! 其实啊,抑郁症的根儿在“厥阴和少阴”这两个地方,...
食道被药“割烂”,只因一个错误... 本文转自【央视财经】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药时随便喝口水就吞下去,不过,可别小瞧吃药这件事,如果服药...
药师挂证核查倒计时!零售药房洗... 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唐唯珂 编辑/季媛媛 药店药师挂证核查...
生死时速!重庆医生完成首例无麻... “吃不下、喝不了,连救命药都吞不下去!”2025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诊了一...
【东方24节气·小暑】小暑到,...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 副主任医师 韦尼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我们即将进...
原创 福... 你对福建的印象是什么?是那座繁华的、不夜城,还是处处展现新农村面貌的高楼大厦?而在福建省会福州不到1...
高血糖患者要忌口,西瓜不能吃?...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医生提醒:身体2个部位发麻,可...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高尚健康】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 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人脉压为30~40 mmHg。当脉压>60 mmHg即可认定为...
如何在早期识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警和早期识别一直是医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
骑行减肥,怎么才算最有效果? 很多人开始骑行是为了减肥,但后来会发现,车轮滚过的不仅是里程,更是与自己身体对话的过程。那些在风中掠...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运动损伤疾... 据运动康复产业联盟、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3-2024年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
康弘药业利非司特滴眼液(5%)... 6月30日,国家药品评审中心官网显示,康弘药业的利非司特滴眼液(商品名:朗悦明)以3类新药在中国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