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其实是件小事,但有的准妈妈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吃了药,知道怀孕后会特别担心,吃过的感冒药对胎儿有没有影响,会不会造成胎儿畸形……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那么,怀孕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感冒药,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呢?宝宝到底能不能要呢?
专家说
其实,在卵子受精后,胚胎与胎儿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与之对应的药物影响也可以分为3个时期来看待。
不敏感期(围着床期)即受精后2周内,是受精卵从形成至着床于子宫内膜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即要么没有影响,要么会导致流产。
敏感期(胚胎期)妊娠3~8周,是胎儿器官分化的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致畸敏感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这个阶段应该严格控制用药,若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安全用药。
低敏感期(胎儿期)妊娠9周至足月分娩,这一时期是胎儿大多数组织生长和功能成熟期。药物的影响可能涉及生长和功能方面,如精神发育和生殖功能等,因此用药不会像前一时期影响那么大,但同样要慎重对待。
所以,孕期感冒用药需十分谨慎,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若孕妈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吃了药,需由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员综合评估,包括药物种类、用药时间及胎儿发育情况等,再来判断胎儿结局。
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即使不用药,一般经历2周左右也可以自愈。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适当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休息,避免继发性感染。而对症治疗的常见药物有解热镇痛药、鼻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物、镇咳药、祛痰药、抗病毒药物等。流行性感冒则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普通感冒不能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合并有炎性感染时,方可使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根据对胎儿的危害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数据,将药物分成了A、B、C、D、X共5个等级,安全性逐级下降,其中X级为禁用级别。
A类可安全使用,如维生素类等。
B类未见到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在有明确指征时可慎用,如青霉素、大部分头孢菌素等。
C类 动物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胎儿死亡),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D类已有明确证据显示,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性,这类药物一般应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可在严密观察下使用。
X类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的用药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禁用于妊娠期和可能怀孕的患者,如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等。
温馨提示
如果感冒症状超过1周,或伴有:①持续发热(体温≥38.5℃,持续48小时以上);②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③恶心、呕吐、腹痛;④阴道流血、流液;⑤胎动异常;⑥任何存在担忧或不确定性的情况等,请及时就医。因感冒类型不同,用药和护理方式也不同。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我的怀孕书:一日一记》、人卫健康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