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癌转移概率高吗?高危因素有哪些?
创始人
2025-07-03 12:04:41
0

十二指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转移概率及高危因素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癌转移率为20%—50%,通常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转移部位依次为肠壁外、胰头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肺等器官。这种转移特性使得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

从西医角度看,十二指肠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家族遗传史、十二指肠息肉、长期慢性十二指肠炎、长期高脂肪及高热量食物摄入、吸烟和酗酒等。具体而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发生十二指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31倍,约1.6%—5%的此类患者会发生癌变。此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吸烟酗酒等外界因素,均可能通过损伤十二指肠黏膜、促进致癌物质积累等机制,增加癌变风险。

在中医理论中,十二指肠癌的发生与“热毒蕴结”“气血凝滞”等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中医认为,癌症患者体内常存在热毒,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治疗需以清热解毒为主,常用黄连、黄芩、黄柏等苦寒药物。同时,气血凝滞导致局部疼痛、肿块形成,需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法改善,常用桃仁、红花、海藻、昆布等药物。此外,癌症患者正气不足、邪气旺盛,需扶正祛邪,常用人参、黄芪、当归等补益药物。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癌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例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可减轻肿瘤负荷;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有助于改善患者体质。这些药物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环境,间接发挥抗癌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十二指肠癌并非孤立手段,而是需与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相结合。例如,在手术前后,中药可通过调理脾胃、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等方式,提高患者耐受性;在康复期,中药可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

预防十二指肠癌需从高危因素入手。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消化系统检查;慢性炎症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同时,中医提倡“治未病”理念,通过日常调理如健脾开胃、避免生冷油腻饮食等,保护脾胃功能,降低癌变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手段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升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的综合治疗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中医在综合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背靠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其实质内涵是针对癌症“虚、瘀、毒”等主要病机的调理,正气亏虚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运用中医药防癌抗癌,亦要从此方面入手,并灵活辅以消痰瘀、攻癌毒等治法,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改善患者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以此固护机体自身的有生力量,抵抗癌邪的侵袭,促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归,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肠癌真实案例分享:

周某,肠癌,2018年6月29日,2023.4.18回访:现在挺好的

2014年3月,患者因频繁上厕所,到当地医院检查身体,确诊:乙状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伴大片坏死并浸及浆膜层。术后定期复查,然而2018年6月发现肺转移,在省肿瘤医院开始“奥沙利铂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但是7次化疗肺上病灶并未缩小,患者遂经人介绍转寻中医治疗。2018年6月29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药后专程去复查进行前后对比,结果8月13日复查显示:双肺上叶小结节较前变小,密度变浅。感受到效果后,患者坚持服药,2018年11月23日复诊:“单侧肺上的转移病灶已经消失”。2019年12月18日复诊,复查一切稳定。2023年4月18日回访,表示“现在挺好的”。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自驾参会,分享自身抗癌经验,展现了良好的身体状态!

十二指肠癌的转移风险不容忽视,其高危因素涉及遗传、环境、饮食等多方面。中医治疗通过辨证论治,在综合治疗中发挥独特作用。科学防治十二指肠癌,需中西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共同构筑健康防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节气养生智慧 | 丹东雨季养生... 丹东雨季养生指南:中医智慧护安康 近日,丹东被阴雨天气笼罩,潮湿的空气仿佛一张无形的网,紧紧裹住整...
柏城DT赋能三早计划:构建社区...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让健康管理服务真正走进社区、贴近百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柏城...
医生发现:男性若长期不喝酒,过...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想... 在爱情的舞台上,每个女人都渴望成为男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让他爱到上瘾、难以自拔。 然而,爱情并非一...
糖妈心声:妊娠期糖尿病教会我的... 怀孕,本是充满期待与幸福的美好旅程。可当“妊娠期糖尿病”这个不速之客突然降临,许多准妈妈瞬间被焦虑、...
原创 桃... 老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桃子就是一种营养丰富可以滋养人的水果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
心梗丧命,是降脂药惹的祸?医生...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西安看甲亢医院:甲亢患者饮食起...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于甲亢患者而言,除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外,日常生活...
马上入伏了,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男人,心里没有你,对你爱意不再... 还记得吗? 男人爱你的时候,把你捧在手心里。那时候,你的信息,你的电话,他都是秒回的。 对你无比的热...
为什么耳朵越来越听不清?你以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葡... 导读:每年夏天,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而我家乡,是著名的葡萄种植基地,只要你想吃葡萄,20元就可以...
这12种药食同源食材,是女性 ... “药食同源” 是中医药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强调许多天然食材既可以作为食物充饥养身,又具备药...
它是夏天“祛湿第一豆”“健脾第... 夏季潮湿闷热,很多人总感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甚至胃口变差、大便黏腻,这些可能是“湿气重”的信号。 ...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 济南显微外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军表示,下肢静脉曲张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后引发的进化病,在我国,基本...
老人浑身疼痛找不到病因?警惕这... 年纪大了,时常感觉浑身疼痛?注意哦,这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 “骨质疏松是导致颈椎、腰椎、关节以...
糖尿病与心脏健康:紧密相连的命... 在我们这个奇妙的人体工厂里,心血管系统就像那个超级重要的电力网络,时刻为各个部门和车间输送着氧气和营...
原创 男... 前言 每逢夏天,炎热的天气就会让人忍不住抱怨“热死了”,但是谁能想到在科技和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热...
退休老人因腹胀就医,三天后肝衰... 体检中心的护士整理报告时,看着老李的肚子总是胀鼓鼓的,皮肤也发黄,动作慢悠悠的,心里直犯嘀咕。没想到...
一文看懂:鲜冬虫夏草的药膳食疗... 冬虫夏草是驰名中外的药食同源滋补佳品,我国民间素有服用冬虫夏草作为食补和药补的传统。 研究发现,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