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男子因热射病不幸走了!医生:高温宁愿在家啃雪糕,也别干这些事
创始人
2025-07-03 13:36:34
0

前言

每逢夏天,炎热的天气就会让人忍不住抱怨“热死了”,但是谁能想到在科技和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热死人竟然成了现实。

前两天,福建泉州永春县的一名年轻男子在户外劳作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昏迷的情况,送去医院之后被诊断为“热射病”。

哪怕在医院进行了长达20天的治疗和急救,依然没能将其给抢救回来。

所以不要以为年轻身体好就能对抗40多度的高温,“热射病”可是真的能够直接要了人命的。

越来越热的夏天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的气温较工业化之前相比平均要高出了1.55摄氏度。

2024年,我国全年的平均气温来到了10.9摄氏度,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随着今年的夏天再次来临,高温的天气也是一波又接着一波。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统计的数据来看,截止到6月30日,我国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天数为4.1天,比往常同期要高出了1.9天。这个数据同样是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现在我们才刚刚进入七月份,高温天气最少还要持续2个月的时间,在未来的几天当中,我国多个地区的气温仍然会继续上升,局部地区的温度将突破40摄氏度。

在这种连续高温的情况之下,我国不少地区都陆续有人被确诊为“热射病”,一些人可能因为及时就医而得以救治,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被热射病给夺去了生命。

什么是热射病

中暑这个词想必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但是这个热射病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之一,它的症状就是让人们体温调节失衡,一般由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之下所致。

可别小看了这个热射病,和中暑相比,严重的劳力型热射病的致死风险甚至能高达30%。

那么为何热射病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呢?那是因为我们身体自身的降温系统并未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假如将我们的身体比作一个“高压锅”,那么遇到高温天气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流汗的方式降低体内的温度,这个过程就有点像高压锅在放气。

但是当外界的温度过高,我们就无法通过流汗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降温,身体的里面的一些器官就像是蒸鸡蛋一般被“蒸熟”了。

一旦体内的器官发生了衰竭,那么这个过程发生的会非常快,当你倒地的时候还想着多喝点水就好了,殊不知自己的生命就已经就已经开始“最后的倒计时”了。

引发热射病的“危险行为”

每个人的命都只有一次,因此在高温的天气当中我们必须要少做危险的行为,一定注意保护自己,否则你就是在跟老天爷“赌命”。

首先就是不要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许有人会说在烈日下跑步或者运动的减肥效果最好,但是这种行为其实非常的危险。

本来外部气温就比平时更高,你的身体为了调节温度就已经火力全开,这时候你还进行着运动。

此时的热量全都都堆积在你的体温当中,身体不出问题那才会奇怪。

或许有人会说,那我不去运动、也不待在太阳底下,我钻进车里开着空调等人应该没问题吧。

别以为不被晒到,开着空调就会变得非常安全,殊不知夏日的汽车当中也是最危险的几个地方之一。

因为汽车材质的缘故,车辆只要在太阳底下暴晒几十分钟,车里的温度甚至都能够突破60摄氏度。

哪怕开着窗户和空调气温也不会低于50度,所以千万不要长时间的在车里停留和睡觉,否则等你感到不适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如果说在烈日下运动或者在高温的汽车内停留是许多人都不会做的事情,那么高温下连续作业不休息的户外劳作则是非常的常见。

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环卫师傅以及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这些人都是可能发生“热射病”的重灾区,毕竟热射病当中最严重的就属于“劳力型”热射病了。

或许一些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只要多补水和注意降温就能够扛过去,但往往“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许多热射病患者往往都是在户外高温情况之下进行体力劳作才患病的,因此在气温高的时候一定要寻找通风阴凉的地方去避暑才是上上之策。

预防大于治疗

相较于台风或者地震等声势浩大的自然灾害,高温则是显得低调许多。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情况不太吓人,可是一旦发作那是真要命!

其实热射病这种症状预防起来非常的容易,无非就是重视起来,好好的保护自己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一定要避开在高温时段进行活动。

一般来说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就是下午的两三点钟,但是如果气温过高,那么从11点到下午4点的这个时间段都是非常危险的。

能够找阴凉地方休息就去休息,即便工作繁重也切记要注意解暑降温。

然后就是要注意穿衣打扮。黑色衣服相较于浅色来说更加吸热,紧身和不透气的衣服会捂汗严重,吊带背心看着凉快,其实增加了被灼伤的风险。

因此大热天穿衣一定要记住三点:浅色、宽松和透气,好看但不实用的衣服还是留在天气正常的时候穿。

最后就是感到异常要迅速降温。有时候人们可以感到自己中暑了,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重视起来,千万不能顶着头晕继续劳作,也不能随便找个地方休息会就行了。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降温,喝水、吃雪糕、敷凉水毛巾、找空调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缓解症状。

如果难受的太狠就需要尽快拨打120急救了,因为这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热射病”的症状。

或许有的人觉得这么注意有些“小题大做”了,因为在几十年前他们也曾经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里收割劳作,不是依然没事吗?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气温远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这都是有真实数据作为支撑的。

而且城市里的气温要比农村高上许多,热岛效应、水泥路面、车辆排放的尾气,林林总总的情况加起来足以让温度达到一个恐怖的情况。

因此在热天当中宁愿在家吹空调吃雪糕也不要出去晒,毕竟任何事情都没有安全的活着更重要。

结语

在高温面前每个人都是“肉体凡胎”,我们大家都不是超人,一定要懂得及时向高温“认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姜,真是适合现代人的一味好药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现在,正是吃姜的好时候。 为什么夏天吃姜对身体好,减少生病看病呢...
以合作之笔,绘就嘉兴口腔健康事... 在嘉兴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关于口腔健康事业的创新合作正悄然绽放光彩,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带来了新的...
宜兴一30岁女子突发脑梗,医生... 提起紧急避孕药,很多人以为这是一种可以随便吃的“后悔药”,但事实上这种药物含有大量激素,只能偶尔作为...
危难时刻显担当!邵阳三名党员医...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日讯(通讯员 唐颖 马凯嘉 蒋艳 )6月27日下午,由贵阳东开往重庆西...
每日科普丨夏日喝水少?小心这些... 病变解剖揭秘: 肾脏里的"蜂窝煤" ▷▷▷ 正常肾脏如同精密的净水系统,通过多层生物滤膜高效净化血液...
叶酸比苹果高20倍,夏天使劲吃... 导读:每年夏天,我们一定要多吃一些叶酸含量高的食物,因为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夏季出汗过多,会使叶...
原创 小... 7月7日是小暑节气,之后便正式开启一年中酷热难耐、湿气弥漫的“三伏天”。太阳毒辣,空气稠闷,整个人仿...
节气养生智慧 | 丹东雨季养生... 丹东雨季养生指南:中医智慧护安康 近日,丹东被阴雨天气笼罩,潮湿的空气仿佛一张无形的网,紧紧裹住整...
柏城DT赋能三早计划:构建社区... 在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如何让健康管理服务真正走进社区、贴近百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柏城...
医生发现:男性若长期不喝酒,过...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想... 在爱情的舞台上,每个女人都渴望成为男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让他爱到上瘾、难以自拔。 然而,爱情并非一...
糖妈心声:妊娠期糖尿病教会我的... 怀孕,本是充满期待与幸福的美好旅程。可当“妊娠期糖尿病”这个不速之客突然降临,许多准妈妈瞬间被焦虑、...
原创 桃... 老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桃子就是一种营养丰富可以滋养人的水果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
心梗丧命,是降脂药惹的祸?医生...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西安看甲亢医院:甲亢患者饮食起...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于甲亢患者而言,除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外,日常生活...
马上入伏了,医生提醒高血压患者...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男人,心里没有你,对你爱意不再... 还记得吗? 男人爱你的时候,把你捧在手心里。那时候,你的信息,你的电话,他都是秒回的。 对你无比的热...
为什么耳朵越来越听不清?你以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葡... 导读:每年夏天,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而我家乡,是著名的葡萄种植基地,只要你想吃葡萄,20元就可以...
这12种药食同源食材,是女性 ... “药食同源” 是中医药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强调许多天然食材既可以作为食物充饥养身,又具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