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老妈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纪实
创始人
2025-07-02 23:08:05
0

作者:馨香幽远

事情经过要从2022年10月份说起,之前是一到换季鼻子就痒,一天突发奇想觉得洗鼻清洁应该没啥坏处,于是就这样全家人人手一个洗鼻壶,不管用不用,备着总是好事。

接下来年底,我是新冠疫情开放后家里第一个被感染的,下午从菜市场回来就开始高烧,全身疲惫又是疼痛,躺在床上哼哼地昏睡过去。另一边客厅里,老公跟婆婆两人严肃地商量未来该怎样办。还能怎么办?还不是按过去感冒的处理方法:多喝糖盐水?反正社会上疯抢的药,你半片也搞不到。大家也都知道,没人能躲过去,与其上医院挤破头去抢床位等着割喉插管上呼吸机,还不如在家等死。

本图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2021年通讯稿:Researchers Find Evidence of a Coronavirus Epidemic 20,000 Years Ago

自己至少喝了有4升糖盐水,没啥效果。发烧,头疼嗓子疼全身都在疼,躺在床上没有任何一丝想法,唯有按别人的经验介绍:熬时间。又突然想着好赖也冲洗一下鼻腔,接着拖着身上的难受,冲下一千毫升的盐水。忽然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伴随着身上的疼痛忽然退却,现在回想起来还仿佛发生在昨天。内心狂喜又忽然变成一种焦虑:冲洗鼻腔的安全量是多少,会不会出问题?问题很快抛给老公,老公看着我露出一脸震惊--好像看到来自外太空的我。啥?不到8小时体温从39度降到37.5度?思索了片刻当即决定先冲洗渡过眼下的难关,其它好说。就这样几千毫升的盐水试探性地冲下去,12小时内症状好转到正常。老公回忆当时的想法是手术时给伤口冲洗的量随便过万都没见问题,洗鼻子应该也没啥事。当然,网上是没有答案的。

老公在旁边看着我冲洗鼻子,立马又有小心思了,因为他第二天中午自己发现中招了,没想太多,一次冲8千毫升当餐前开胃菜!

下午两点,老妈中招的消息传到我耳朵了,没想太多即刻冲回家。进门见75岁的老妈躺在床上发高烧、头疼、喉咙疼和恶心呕吐,一量血压,收缩压已经飙过200,家里其他人,有的也在发烧叽叽哼哼躺着吃布洛芬。我不容分说配好生理盐水,拉起老妈就帮她洗鼻。老太太心里是万马奔腾地一千万个不情愿,争辩地说:“我都这么难受了还要我洗鼻。你应该去找什么药给我吃呀?”

这个时候也不是讲道理的时段,唯有霸王硬上弓,我好说歹说:“无药可治,唯有洗鼻,不洗就死路一条。”不容分说:“您就信一回,试着死马当活马医。”一千毫升下去,没几分钟难受的症状缓解,收缩压下降到160,十分钟后量体温开始退去成为低热,又是37.5度。直到这个时候我们基本上认定洗鼻,能有效地对抗新冠感染而并非个案,但依然不知道原理。第二天上午10点,回问老妈病情,症状基本上控制住了,老太太也速成学会自己配盐水和操作,只要感觉不对,先一千毫升,不行继续加。第四天的时候病情基本消失,第一次抢救就这样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相较第一次,第二次抢救才是真正较量的开始,不是老妈和病毒作战,而是和我。时间已经来到2024年春节,年初一回娘家,听说老人年前就患了感冒,低烧并嗓子疼,连咳嗽都疼,接着开始失声和呼吸困难,因为缺氧开始出现神情冷漠、面容铁青色和嘴唇发黑。到了这个关头,说什么也不愿意洗鼻。好在邻居姐姐帮忙劝说,才勉为其难地配合治疗。这次的新冠变种感染主打的是快速下喉咙和气管,光靠单纯的鼻腔冲洗是很难压制的。我们最新的做法:用冰盐酒溶液做病毒消杀,药液一上去效果立竿见影。

才过2个月,3月底,第三次战役又来,老太这次动静更大,自己不但向我们隐瞒病情,还串通家里人,自作主张吃感冒药。结果一周下来因为呼吸困难无法躺平,已经极度失眠4天没合过眼,家里人最后怕了才说出实情,接着联合到一起闹着送医院(事实上我一早料到他们会怕,因为上医院割喉插管,非得我长女签字不可)。当晚朋友开车过来帮忙送急症,车都停在楼下等着。最后一刻被我堵在门口,后强压洗鼻,我也向所有人承诺,洗鼻后症状不好转就去医院急症割喉。我赌赢了,为何巩固疗效,当晚在家做了陪护和观察。当时是真的严重,冰洗一次只能保证躺着睡两个小时,就这样折腾到第二天早上8点,终于压制住下呼吸道症状。老人昏昏沉沉得以安心休息了。

不可理喻的事,简直让你又气又好笑。5月底回家看一下,好事还居然上门。源于老妈又不洗鼻,还抱怨冰液浸洗鼻腔,不但疼痛难忍,冲洗完毕溶液不再流出来鼻腔。我们做了调查,原因是老人根本没想过按照我们的药液配比方案,乱搞不放盐,单纯的酒精液做冰洗。搞得鼻子钻心的疼。接着是头痛,走路歪倒一边。我的老公还真没有愧对过去教育过他的老师,立马判断是酒精通过鼻子进入小脑,一个生理学大发现:阮玉华综合征。

按理说经过这么多次的急救治疗再遇上同样的症状都应该会自己处理了吧,看来是我高估了自己的智商。同样的状况10月又再次发生,同样的咳嗽、发烧和呼吸困难,老妈又再次隐瞒病情和拒绝冰冻洗鼻。后来又害怕了,旁敲侧击,将病情往轻的说,半遮半掩地,绕了大半个地球告诉我。我这次就耐着性子看着老妈表演撒泼,还好这次家里人选边站没选她,不再在一旁帮她腔做捣乱,也多亏了邻居姐姐不愧是了解老人心理学,一句话就将我们的困境解决了。

哎呀,老调重弹反反复复,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为啥意思。话说难听点,不是自己老妈,老早就放弃了。 今天7月2号回家看到桌面上的薄荷喉片,一问说是有点咳嗽,哎,就知道又要做好重复的准备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12种药食同源食材,是女性 ... “药食同源” 是中医药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强调许多天然食材既可以作为食物充饥养身,又具备药...
它是夏天“祛湿第一豆”“健脾第... 夏季潮湿闷热,很多人总感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甚至胃口变差、大便黏腻,这些可能是“湿气重”的信号。 ...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 济南显微外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军表示,下肢静脉曲张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后引发的进化病,在我国,基本...
老人浑身疼痛找不到病因?警惕这... 年纪大了,时常感觉浑身疼痛?注意哦,这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 “骨质疏松是导致颈椎、腰椎、关节以...
糖尿病与心脏健康:紧密相连的命... 在我们这个奇妙的人体工厂里,心血管系统就像那个超级重要的电力网络,时刻为各个部门和车间输送着氧气和营...
原创 男... 前言 每逢夏天,炎热的天气就会让人忍不住抱怨“热死了”,但是谁能想到在科技和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热...
退休老人因腹胀就医,三天后肝衰... 体检中心的护士整理报告时,看着老李的肚子总是胀鼓鼓的,皮肤也发黄,动作慢悠悠的,心里直犯嘀咕。没想到...
一文看懂:鲜冬虫夏草的药膳食疗... 冬虫夏草是驰名中外的药食同源滋补佳品,我国民间素有服用冬虫夏草作为食补和药补的传统。 研究发现,冬虫...
原创 小... 导语:小暑将临,遇见这野菜别错过!清热利尿、祛湿排毒,教你用来包包子,清香爽口、营养又好吃! 夏日,...
羊大师科普:警惕!这7种食物明... 在这个全民控糖的时代,许多人养成了“看到甜食就退避三舍”的条件反射。然而,一个隐秘的血糖陷阱却被多数...
雄激素暴跌80%,更年期就是作...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邓文志主任专业解读:大肠癌便血... 通常来说,上厕所时发现便血,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是不是痔疮犯了?”,然后抹点药膏、吃点下火药就不管了...
西兰花暗藏“危机”?癌症患者这... 成都平安中医肿瘤康复中心赵建华主任指出,饮食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西兰花富含膳食纤维,对于消化功...
【东港妇幼“艾梅乙”宣传专栏】... 什么是非意愿妊娠? 非意愿妊娠一般是指并无生育计划、且又无避孕防护措施,或者是避孕失败后导致的妊娠...
原创 多... 这个宝宝的右手情况不一般,表面上只是多了一根手指,但是并不能去掉某一个多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考虑两个...
老夫妻喜欢吃自制臭腌菜,先后患... 76岁的赵大妈20天前因为吞咽疼痛持续2周,到浙一医院做了胃镜查出了食管癌,还有霉菌性食管炎、慢性萎...
尿酸高能吃黄瓜吗?家常黄瓜菜肴... 黄瓜属于低嘌呤食物(约14.3mg/100g),含水量高且富含钾元素,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对控制尿酸...
十二指肠癌转移概率高吗?高危因... 十二指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转移概率及高危因素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癌转移率为20%...
善德堂丨彭伟丽医生: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腿疼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椎间...
善德堂丨彭伟丽医生:喝水与胃病... 喝水这件小事,居然藏着这么多学问!最近门诊遇到好几位患者,都是因为喝水方式不当引发胃部不适。有位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