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CACA理事长樊代明院士、CACA-GO主委叶定伟教授带领下,以及全体CACA-GO专家的支持下,2024版CACA前列腺癌指南纳入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时进行更新调整。英文版指南已经发表在《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上。2025年6月13-15日,“2025CACA华东整合肿瘤学大会”在杭州顺利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晓健教授在本次大会上介绍了2024版CACA前列腺癌指南的更新要点。《肿瘤瞭望-泌尿时讯》整理如下。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癌症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13.42万,死亡例数约4.75万,分别位居中国男性发病和死亡癌谱的第6位和第7位。相较于欧美、日韩发达国家,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初诊中位年龄偏大、PSA水平更高、分期更晚,导致整体的5年生存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针对当前依然严峻的前列腺癌防控压力,CACA前列腺癌指南提供了规范化诊疗的参考依据。该指南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注重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充分考虑药物可及性,并纳入中医药诊疗理念和方案;整合多学科力量,贯彻“整合医学理念”,聚焦前列腺癌“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指南独立成册,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便捷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指南结构简洁、注释分明,兼顾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实用性、专业性,以及患者的科普性。
01
早期诊断篇
在《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CACA-PC指南提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的防筛策略,推荐高危人群每2年进行1次血清PSA检测。
高危人群:
年龄>50岁的男性,
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年龄>40岁PSA>1 ng/mL的男性,
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的男性。
与此同时,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全国多中心的大规模(~2000例)队列研究,纳入了中国人群筛查胚系基因组特征的循证医学证据,在中国患者人群中携带DNA损伤修复基因胚系突变的比例为9.8%,其中BRCA2占比达到6.3%。
初筛异常男性按照以下推荐进行前列腺穿刺确诊:
近年来,PSMA-PET检查已经被应用于前列腺肿瘤病灶的定位,包括原发病灶、盆腔淋巴结微小转移、远处淋巴结或骨转移病灶均显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利用68Ga-PSMA联合18F-FDG PET/CT的双重精准影像,对于传统影像未发现转移灶的nmCRPC患者,能够发现73%的患者具有转移灶。在新版CACA-PC指南的TNM分期注释中,纳入了基于PSMA-PET检查的pNmi和miTNM理念。
02
早期局部治疗篇
主动监测(AS)是极低危或部分中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可选策略之一,CACA-PC指南建议做出符合国情、地域以及患者个人意愿的选择,推荐以下人群进行AS:
极低危:每6个月测PSA;每12个月查直肠指检(DRE);
低危:仅限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患者;
中危:只针对高选择者(GS 4占比<10%),患者能接受疾病转移潜在风险有所上升,预期寿命小于10年。
在手术治疗方面,近年来LAP-01等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APR)在早期性功能、排尿功能恢复方面的显著优势。RAPR手术技术的推广中,有关手术层面、特殊结构的保护受到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关注。针对盆腔淋巴结清扫目前也存在较大争议,临床明确淋巴结转移风险以决定是否行清扫手术,并思考PSMA在淋巴结清扫中的地位和意义。
指南还纳入了包含PSA、Gleason评分、MRI的Briganti列线图评分系统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此外,针对盆腔淋巴结清扫范围(标准 vs 扩大)需根据治疗诉求和目的进行选择。
放射治疗仍是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重要选择,包括用于低、中、高危患者的根治性放疗,用于根治术后患者的辅助或挽救性放疗;内分泌治疗联合近距离放疗能够达到更好的肿瘤灶控制效果,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疗也有助于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近年来报道的III期RTOG 0415研究显示,中等分割放疗在不良反应和生存获益方面均不劣于常规分割放疗,是目前局限期前列腺癌首选的剂量分割方案;而III期EMBARK研究则进一步强调了高危生化复发患者使用新型AR受体拮抗剂的治疗获益。
03
晚期治疗篇
mHSPC
CACA-PC指南强调了内分泌治疗的基石作用,对于mHSPC患者不反对单独使用ADT,但是更加倾向ADT联合其他治疗。CACA-PC指南纳入了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包括纳入了中国患者的ARASENS研究(ADT+多西他赛+达罗他胺)、CHART研究(ADT+瑞维鲁胺),均带来了显著的OS获益。此外,ADT+多西他赛+阿比特龙的PEACE-1研究也显示了同时对低或高瘤负荷患者的rPFS获益。
针对寡转移mHSPC,CACA-PC指南强调了局部治疗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因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的II期随机对照研究显示,ADT联合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
nmCRPC
如前所述,FDG/PSMA PET/CT双重精准影像技术提高了转移性病灶的检出率,CACA-PC指南建议可以在PSADT(PSADT≤10个月)基础上联合FDG/PSMA PET/CT决定是否药物治疗。
mCRPC
精准治疗是mCRPC的重要发展趋势,PROpel、TALAPRO-2、MAGNITUDE、TRITON3等大型III期临床试验,推动了PARP抑制剂在mCRPC患者中应用,尤其HRD+患者显示了更优的治疗获益;而VISION研究则证实了177Lu-PSMA-617联合标准治疗显著提升2线以上化疗失败的PSMA阳性mCRPC患者OS及rPFS。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的回顾性研究表明,PSMA摄取的空间异质性与内分泌治疗反应性相关,这为基于PSMA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评价依据。
在免疫治疗方面,KEYNOTE-921、KEYLYNK-010相继折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者PARPi均未能显著改善mCRPC患者的rPFS或OS。未来仍需继续探讨如何将前列腺癌由免疫“冷肿瘤”转向“热肿瘤”的策略。
总之,CACA前列腺癌指南强调多学科协作、整合智慧医疗、MDT向HIM转变、科研创新及立足国人需求。通过跨学科合作提升诊疗水平,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患者管理,推动健康信息管理,深化科研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指南充分考虑中国患者特点,制定本土化治疗方案。这些策略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共同迈向未来。
秦晓健 教授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前列腺肿瘤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秘书,国际抗癌联盟青年领袖。泌尿系统肿瘤特别是疑难前列腺癌的微创治疗,泌尿肿瘤多学科诊治,晚期前列腺癌的转化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治。
(来源:《肿瘤瞭望-泌尿时讯》编辑部)
声 明
下一篇:乡村学生的心理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