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眼科领域成熟且广泛开展的手术,帮助众多患者解除白内障困扰。不过,有的患者会好奇:白内障手术时,可以不放入人工晶状体吗?针对这一问题,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白内障学科带头人程旭康院长为大家带来专业科普。
什么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如果把眼睛比作照相机,晶状体就像镜头,起到聚焦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是透明的,任何原因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发生改变,均称为白内障,会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目前,根治白内障的方法就是手术。医生通过超声乳化技术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后吸出,然后植入合适的人工晶体,取代被摘除的混浊晶状体,使进入眼睛的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让患者重新看清周围的世界。
不植入人工晶体的风险与影响
如果白内障手术不放入人工晶体,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程旭康院长说道:首先,视力恢复会受到影响。人工晶体替代人眼晶状体在眼内起着重要的屈光作用,没了它,光线就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难以清晰成像,患者术后视力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甚至可能还不如手术前,像日常的阅读、看电视等基本用眼需求都会变得难以满足。
视觉质量也会明显下降。不植入人工晶体,患者的眼睛会处于屈光不正状态,除了看东西模糊不清,还可能出现眩光、复视等问题,给生活可能造成较大困扰。
不植入人工晶状体还可能影响眼内结构的稳定性,增加视网膜脱离等眼病的风险。
虽然在绝大多数白内障手术中,植入人工晶体是标准操作,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患者等,医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不放入人工晶状体,或者暂时不植入。
白内障手术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以及植入何种类型、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结果、用眼需求等综合判断。程旭康院长说道,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评估,医患之间需要进行充分沟通,然后才能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尽可能恢复患者视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