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街边水果摊摆出金灿灿的枇杷,二丫就知道,这初夏的“黄金果”又来给咱们送养生福气啦!别看它个头小,在中医眼里可是“果中独备四时之气”的宝贝,生津润燥、清肺化痰、养胃和脾,样样拿手。今儿咱就好好唠唠,这枇杷到底咋吃才能把它的好“榨”得一滴不剩!
一、枇杷为啥是初夏“黄金果”?中医早就夸上天!
1.生津液、润燥高手
天儿一热,人就容易口干舌燥,这时候啃两颗枇杷,满嘴酸甜的汁水“咕咚”往喉咙里钻,立马舒坦!《本草纲目》说它“味甘酸,性平”,能“润五脏”,尤其适合阴虚火旺、总觉着嗓子冒烟的中老年朋友。
2.清肺热、化痰不费劲
枇杷最出名的本事就是清肺。《滇南本草》夸它“治肺痿痨伤吐血”,其实说白了,就是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时,吃它准没错。
它里头那枇杷甙、熊果酸,现代研究也说是天然的“呼吸道清洁工”。
3.养胃和脾,消化差的人有救了
脾胃弱的朋友,吃水果总怕寒凉伤胃?枇杷性子温和,还能“和胃降气”,饭后嚼两颗,助消化还不胀气,比吃健胃消食片还自然!
二、枇杷全身都是宝,吃法有讲究!
1.鲜果直接吃:挑对品种是关键
皮薄肉厚的“ 白沙枇杷”:甜如蜜,汁水足,适合直接啃,润燥效果最佳。
果肉紧实的“ 红沙枇杷”:酸甜味浓,适合炖汤煮水,化痰更给力。
小窍门:枇杷头部的“五角星”凹得越深越甜,果皮上的绒毛完整更新鲜!
2.枇杷糖水:润肺止咳“懒人方”
做法:
枇杷去皮去核,切两半(怕氧化可泡淡盐水)。
锅里加清水、冰糖(血糖高的换代糖),和枇杷一起小火煮10分钟,撒点枸杞关火。
功效:专治干咳无痰、喉咙痒,放温了喝,连果肉带汤一滴别剩!
3.枇杷叶茶:化痰比果肉还猛
老一辈常说“枇杷叶比果强”,说的是晒干的枇杷叶煮水,化痰止咳特厉害。
做法:
鲜叶刷净背面绒毛(毛刺激喉咙),剪成条晒干。
取5克干叶+3片梨皮+1块陈皮,沸水焖泡10分钟,加点蜂蜜更润。
注意:寒咳(白痰稀痰)别喝,适合热咳(黄痰)!
4.枇杷蜜膏:存起来慢慢养
做法:
枇杷果肉榨汁,和蜂蜜按1:1熬成稠膏,装瓶冷藏。
每天挖一勺泡水,或直接含服,嗓子干哑时特管用。
二丫提醒:糖尿病人换成罗汉果糖熬制,效果不打折!
三、吃枇杷的“三要三不要”,记牢了不踩坑!
要适量:一天别超10颗,酸甜生津,但吃多了倒牙伤胃。
要熟透:生枇杷酸涩伤脾,果皮金黄、轻捏软乎的才甜润。
要搭配:配点百合、银耳炖甜汤,润肺效果翻倍。
不要空腹吃:酸味刺激胃黏膜,饭后1小时最佳。
不要吃核:枇杷核有小毒,别学人家乱砸核泡酒!
不要贪凉:冰箱里拿出来的枇杷,放室温回温再吃,免得寒湿伤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