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是公司业务骨干,为拿下重要项目,连续数月熬夜加班、频繁应酬。起初,他只是偶尔感觉腰酸,以为是坐久了没在意。
可渐渐地,身体亮起了“红灯”。白天工作时,他总打不起精神,哈欠连天,注意力难以集中,方案里频繁出错,被领导批评了好几次。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便睡着也频繁起夜,睡眠质量极差。夫妻生活方面,更是力不从心,妻子虽没说什么,但他心里满是愧疚。
老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这是长期过度劳累导致的肾透支。老张满脸懊悔,向医生询问治疗方法。医生给他开了调理的药物,还叮嘱他必须改变生活方式。
肾不好的人越来越多了,但肾脏不健康又会影响生活方方面面,因此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用心去呵护它,少做伤肾的事。
01
5个伤肾的行为建议你少做!
肾脏如同人体的“净化工厂”,默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等重要职责。然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肾脏。以下5个伤肾行为,建议你少做!
1.暴饮暴食,大鱼大肉不节制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饮食选择丰富多样。不少人喜欢大鱼大肉,每餐都吃到撑。但长期如此,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使肾脏负担加重。肾脏需要超负荷运转来代谢这些物质,时间一长,肾脏功能就可能受损。所以,日常饮食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2.口味过重,高盐饮食成习惯
有些人偏爱重口味食物,炒菜时放很多盐,还喜欢吃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含量过高,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肾脏排泄负担。而且,高盐还会升高血压,进一步损害肾脏血管。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尽量选择新鲜食材,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
3.憋尿成瘾,有尿意却总忍着
工作忙碌或者玩游戏、追剧时,很多人有了尿意却选择憋着。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细菌容易滋生繁殖,引发尿路感染。如果感染上行至肾脏,就会引起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所以,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不要憋尿。
4.滥用药物,自行服药不咨询
生活中,有些人身体一有不适,就自行买药服用,甚至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多药物都有一定的肾毒性,如抗生素、止痛药等。滥用药物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损伤肾脏细胞。生病时应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5.过度劳累,身体透支不休息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而且,过度劳累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肾脏疾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身体过度透支。
02
肾透支了,还能补回来吗?
怎么补?
肾透支能否补回来,取决于透支程度。轻度肾透支,通过积极干预,通常能补回来;若肾透支严重,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完全恢复较难,但可通过治疗缓解。
补救肾透支可从多方面着手。生活上,要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给肾脏足够的休息时间。适度运动也必不可少,像慢跑、太极拳等,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辅助肾脏恢复。
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减少盐分、糖分和脂肪摄入,多吃新鲜蔬果、高纤维食物,如西兰花、苹果等,降低尿酸和胆固醇,减轻肾脏负担。可适当吃些补肾食物,如韭菜、山药、羊肉、黑豆等,有助于补肾壮阳。
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效果较好。西医可根据病情使用改善肾功能的药物,还可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辅助治疗。不过,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药。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