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有两位65岁的老人:一位健步如飞地上下楼、逛公园,而另一位连爬楼梯都困难。你可能会觉得,这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可能截然不同。事实上,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日常活动上,更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寿命。
那么,走路快的人真的会比走路慢的人更长寿吗?2019年,美国《梅奥诊所学报》发表的一项“生活步调”研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这项研究 对47.5万名平均年龄为58岁的参与者进行了长达7年的随访研究。研究人员定期收集他们的步行速度和体重指数,然后再通过分析模型来估算他们的预期寿命。
研究结果显示,不管体重指数如何 ,走路快的人,拥有更长的预期寿命。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走路速度与健康长寿之间关系的广泛关注。
这项研究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走路速度对健康的影响,也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行为,比如走路的速度,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寿命。那么,走路多快才算快?为什么走路快的人更长寿?快步走还有哪些好处?而走路的姿势又是否能反映出潜在的健康问题呢?
01
走路多快才算快?
为什么走路快更长寿?
根据研究,步行速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慢速(每小时步行<4.8公里)、中速(每小时步行4.8-6.4公里)和快速(每小时步行>6.4公里)。一般来说,如果步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6.4公里以上,就可以算作“快走”。
为什么走路快更长寿?
走路快的人通常拥有更好的心肺功能和身体机能。快走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提高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此外, 快走还能刺激骨骼吸收钙质,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研究还发现,走路快的人 大脑的体积和表面积更大,认知能力下降更慢,生物学年龄也更年轻。
02
快步走还有哪些好处?
(一)增强心肺功能
长期坚持快走可以显著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最大耗氧量,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快走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这会促使心脏和肺部更高效地工作,从而增强心肺功能。
(二)改善心理健康
快走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愉悦的神经递质。因此,快走 不仅能改善身体机能,还能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研究表明,规律进行快走锻炼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三)促进消化
快走可以 加速胃肠道蠕动,缩短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促进消化吸收。这对于改善便秘、促进肠道健康非常有帮助。
(四)保护关节
快走时, 关节液的充盈可以减少软骨之间的摩擦,同时还能促进钙质吸收,强化下肢肌肉,从而更好地保护膝关节。
03
4种走路异常姿势
或是疾病提醒信号
(一)步态不稳
如果走路时步态不稳,容易摔倒, 可能是神经系统或平衡系统出现问题的信号。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常会出现步态不稳、小碎步等症状。
(二)拖步
走路时脚拖地, 可能是下肢肌肉力量不足或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例如,中风后遗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拖步的现象。
(三)内八或外八
走路时脚尖向内或向外, 可能是骨骼发育异常或关节问题的表现。长期的内八或外八步态可能导致膝关节、髋关节磨损。
(四)弓背驼腰
走路时弓背驼腰, 可能是脊柱问题的表现,如脊柱侧弯或椎间盘突出。这种姿势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背部疼痛和呼吸困难。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