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Haemolysis)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为不正常因素受损破裂,使得膜内原生物质产生外流的现象。造成溶血的原因常见于输血、细菌感染、中毒、特殊疾病或治疗过程的意外事件等
血液透析中的溶血反应虽然很少见,但一旦发生如未及时处置,对患者的反应与伤害将会非常严重,例如高血钾症造成的心律不整、严重贫血、呼吸窘迫甚至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而造成透析时发生溶血的原因有:
✅ 打针(穿刺)错误
✅ 人工肾脏或卫材的制造或使用的不正确
✅ 水源污染
✅ 逆渗透设备或管路消毒的清理不完全
✅ 透析药水温度过高
✅ 异常的渗透压
✅ 患者本身疾病或药物影响
血液透析过程一旦识别出患者有急性溶血反应,需立即停止透析疗程,并丢弃在回路管中的血液,避免破坏后的红血球释放钾离子回流到体内,而导致严重的高钾血症。需仔细观察患者身体反应,并给予支持性的管理,稳定后也应尽快安排肾脏替代治疗。目前的血液透析技术,无论是逆渗透(RO)、透析设备或卫耗材的安全设计,都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品管,已大幅度降低了透析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但基于溶血反应潜在的致命后果,透析中心仍需对于人员日常的观察能力与事件发生的处置流程,给予积极且足够的教育训练,对于透析中心可能发生的原因进行彻底和系统的评估,并严格要求遵守制订的规范,以减少未来事件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