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不少人的关注点也开始转向精神生活,而由此一些家长也开始认识到了一些新的教育方式。
比如在以前,大多数家长都觉得孩子在家待着比较好,觉得在家待得住的孩子“好学”。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开始督促孩子“走出去”,觉得孩子走出家门会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孩子到底是宅在家好,还是爱出门玩好?
有的人说,孩子宅在家好,事实是这样吗?
小谷就是一个喜欢宅在家的孩子,每天放学之后,就待在家写作业,写完作业之后,就是看看书,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这样的生活让小谷获得了大量的求知时间,从而让小谷的知识库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所以小谷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在长大之后,小谷凭借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毕业之后也找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不过,另一个孩子小岛,同样是喜欢宅在家,在长大之后却连大学都没有考上,于是只能够上一所私立学校,毕业之后因为学校不出名,自身又没有什么学术成就,所以一直靠打散工为生,生活过得也是很拮据。
为什么小岛长大之后混得这么差?其实就是因为他宅在家的时候,并不像小谷一样看书、动手,而是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
这些行为不仅没有给小岛带来丰富的知识储备,反而让小岛的大脑发展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小岛学习成绩下降,身体素质降低。
所以,孩子宅在家,说不上好与不好,而是要看宅在家干啥。
有的人认为,孩子爱出门玩更好,事实是这样吗?
孩子走出门,到外面去,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可以体验到很多不同的经历,从而让孩子获得更为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这么看来,走出门去玩,似乎对孩子非常好。
确实,我们小区有一位邻居的孩子小涛,就是一个爱出门玩的孩子,平时放学的时候,不是找小朋友玩,就是跟着爸妈出门。
周末的时候,小涛的父母也经常会带着小涛到郊区、文化馆等地方逛逛。
而到小长假和寒暑假的时候,都会到外省或国外旅游。
因为小涛经常出去玩,并且接触面有大有小,所以小涛比同龄人的见识要多很多,这对小涛的积极性和自强心提升都有促进作用,也让小涛的知识库和成长经验累积了很多。
所以,小涛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很自信、有想法,这也导致小涛长大之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更是创建了自己的事业。
但是,并不是说爱出门玩的孩子,都能够获得理想的人生。
同小区的孩子小冰,也是一个喜欢出门玩的孩子,却在该上大学的年纪,早早地进了班房。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小冰的“玩伴”不靠谱,经常性的会带着小冰玩一些“不该玩”的东西。
比如去偷点工地的钢筋、欺负落单的孩子、“拿点”超市的商品等等。
每到放假的时候,小冰就和那些“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这也导致小冰上了高中之后,就产生了极大的厌学情绪,最终辍学早早地就混上了“社会”。
一次吃饭的时候,因为与人发生争执而将对方打成重伤,这才进了班房。
所以,孩子爱出门玩到底好不好,也需要看孩子出门玩的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等等。
整体来看,爱出门玩的孩子,和常宅在家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还是具有较大差距的。
比如爱宅在家的孩子因为比较“静”,更适合找工作、做学术,但发展不好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很难翻身。
而爱出门玩的孩子因为比较“动”,就更喜欢自己创业、做事业等,同样地,要是发展不好就可能会成为一个“社会动荡因素”。
无论是“爱出门玩”还是“爱宅在家”,都没有绝对的好坏
但想要孩子都获得正面影响的话,我们就要注意这几点:
▶如果孩子喜欢宅在家
①注意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作息习惯。
②避免孩子在家过度接触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③督促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另外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坐姿等姿态问题,避免长期保持某个错误姿势而影响发育。
▶如果孩子喜欢出门玩
①注意孩子玩的内容和对象,避免孩子接触一些不良信息。
②注意监控孩子的安全问题,毕竟外界的环境因素是比较复杂的。
③主动引导孩子参与一些有助于孩子高效成长的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小区运动会等。
结语
总体来看,无论是爱宅在家,还是喜欢出门玩,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帮助孩子排除负面因素,孩子都可以成长得很优秀。那么,你觉得孩子出门玩好,还是宅在家好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