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多名医生近日提醒→
创始人
2024-10-03 21:40:52
0

健康成都官微

国庆假期除了好好休息、开心旅游外,也要提醒大家,8件事千万要少做!

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假期习惯,正在损害健康。

药剂科医生:

吃这些药后千万别喝酒!

假期聚餐,难免来上几杯小酒,但要严肃提醒大家: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剂科)副主任药师于磊2022年在接受成都商报四川名医采访时介绍,部分头孢是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之一,特别是在饮酒后症状会加重,严重可导致心梗、休克等,威胁生命。

除了头孢,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有很多其他药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跟双硫仑特别相似,它们遇酒或者酒精制品也会产生类似双硫仑样反应,比如——

  • 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舒巴坦等;
  •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 其他:比如降糖药物格列美脲以及其他一些药物如呋喃唑酮,酮康唑、氯霉素等。

因此, 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和用药前后3~7天内尽量避免饮酒,包括食用任何含乙醇的饮料、食品、药品,如白酒、果酒、黄酒、啤酒、藿香正气水、酒心巧克力、醪糟、酒酿类食品等。①

运动医学科医生:

放假旅行千万别暴走!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运动医学科医生鞠超杰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表示,“特种兵式旅行”最常见的两大风险是膝关节和足部跖筋膜损伤,其根本在于持续性过度行走,反复碾磨半月板,伤害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压痛或肿胀,部分患者可感觉到“撕裂的声音”或走路时弹响。

伤及足底筋膜:长时间的站立、行走会持续性牵扯足底筋膜,容易伤及足底跖筋膜并引发跖骨骨刺。

所以无论出行旅游或运动锻炼,都需量力而行,要选择合脚、舒适、透气的运动鞋,减少足底筋膜的损伤。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走6000~7000步就差不多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每天走路在10000步较为适宜。②

呼吸科医生:

假期出门千万别着凉!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流感病毒活跃期。西安市红会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晓利2024年在接受西安日报采访时提醒,外出游玩一定要谨防流行性感冒。

建议大家游玩过程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连夜赶路;外出饮食也不能太过随意,要多吃水果蔬菜;出门在外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游玩尽量戴口罩; 要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加衣物。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也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机会或减轻症状。③

泌尿科医生:

假期出行千万别憋尿!

假期出行,有些人会经历憋尿的尴尬情况。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高文喜2023年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介绍,一再挑战膀胱的“底线”会产生非常多的危害。比如,膀胱长时间保持胀满的状态,会损伤膀胱肌肉,导致收缩能力下降,出现排尿困难;长时间憋尿后,尿液会逆流至肾脏出现肾脏积水,细菌也会随着逆流的尿液进入膀胱和肾脏,导致膀胱炎甚至是肾盂肾炎等。

通常成人的膀胱容量平均为350-500毫升,一般储尿达到250毫升时就会有尿意,储尿超过500毫升的时候,膀胱壁就可能因为张力过大而产生疼痛。④

那该怎么办呢? 建议出门前上厕所,途中少喝水;吃点东西再喝水,食物会像海绵一样吸附住水,延长排出时间;特殊人群可以准备尿不湿,至少比用瓶子体面。

精神科医生:

放假也别过度补觉!

不少人长假会白天补觉。不过,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2022年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提醒,白天“补觉”并不能改善失眠症状,反而会打乱我们正常的睡眠节律,从而加重失眠。⑥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医师郭兮恒201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作息时间尽量规律,即使假期想多休息一会也不要太晚睡,白天的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尽量保证在晚上12点前入睡。即使补觉,也不要多过1-2个小时。

脊柱外科医生:

放假了就不要再久坐了!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兰青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表示,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腰部肌肉韧带组织和椎间盘长期处于牵拉状态,导致局部疼痛。

因此,无论是居家休闲或是旅行外出,都应避免久坐, 间隔30~40分钟活动筋骨、舒展四肢,可以有效预防腰背肩颈酸痛,缓解疲劳。

心内科医生:

放假也不要肆意熬夜!

不少人假期会“报复性熬夜”,追剧、玩游戏。不过,日夜颠倒,心脏在替你负重前行。即使平时作息正常,假期偶尔熬夜也很伤心。

郑州人民医院北院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张朝华2023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介绍,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身体逐渐放松,对血液的需求减弱,这个时候心脏才会有机会休息。如果熬夜或者没有休息好,就会影响到窦房结的正常工作,它就会提前或异端发出号令,就会出现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的“早搏现象”。

偶尔熬夜的话,可能会打乱各种细胞介质和炎性因子的分泌,为了保证血压,心脏必须更卖力、更快速地泵血。长期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就更大了,炎症因子和白细胞聚集,易导致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硬化,心脏也必须花更多时间泵血,把控心跳的心脏传导系统被打乱节奏,出现心律失常。⑧

消化内科医生:

假期美食别暴饮暴食!

不少人假期会选择聚会吃大餐,或者旅游“24小时吃遍一座城”,品尝各种美味。但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暴饮暴食。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徐鑫鑫2024年在《约访》节目中介绍,假期间进食大量油腻、高热量的食物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此外,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过度扩张,胃内压力增大,迫使胃酸反流到食管。过量进食,尤其是吃了不洁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引发急性胃炎。吃得过多,尤其是大量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胰腺分泌过多消化酶,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建议如果已经感到饱胀,不要强迫自己再进食。避免饭后立即久坐或平卧,尤其是高脂饮食后,这可能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等。

本文综合自

①2022-10-02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警惕!国庆大假这样吃“易踩雷”,小心大病找上你!几乎每年都会有…》

②2024-09-30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节前提醒】健康锦囊不离身 趣享国庆小长假》

③2024-09-30西安日报《国庆假期 请带上“健康指南”一起快乐出游》

④2023-04-30极目新闻《小长假期出行乐小心载病归,专家提醒千万别憋尿》

⑤2021-10-0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国庆出行,教你如何在高速上优雅地憋尿》

⑥2022-10-10 广州日报《晚上失眠的人白天应该多补觉? 专家:会打乱睡眠节律而加重失眠》

⑦2016-03-22健康时报《直面睡眠三大难题》

⑧2023-10-05郑州人民医院《假期这一“报复性”行为,引发“花式”吐槽,看完的人都沉默了......》

⑨2024-09-29今日闽行《面对节假日期间的“美食攻击”,你的肠胃准备好了吗?》

来源:健康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将及时删除。

为啥情侣酒店不能住?国庆必备100条硬核知识!

6死1伤!有毒气体经下水管逸散,官方通报→

别忘了这笔钱!这里查询你的账户余额→

点这里

转给更多朋友看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从一度不被蒋介石所信任的杂牌军,到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举成名,这便是昔日的国民党60军——解放战争时期肩...
迎14周年,春雨医生开启“线上... 2025年7月19日,中国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开创者春雨医生,迎来了14周岁的生日。14岁的春雨医生,已...
【朝医新闻】首都医科大学一行来... 7月23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率队赴北京朝阳医院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深化校院协同创新,聚力推...
患者术后成植物人,家属索赔41... 精彩活动 时间:8月9日-10日上海 形式:学习+机构参访+专病中心落地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名...
甲状腺“发出警报”?注意,这些... 01 甲状腺的功能 在人的颈部有一个形似蝴蝶结且发挥重要作用的器官——甲状腺,作为人体的“代谢司...
突然得了脑瘤这是什么原因 突然得了脑瘤这是什么原因?脑瘤一般指颅内肿瘤,人突然得颅内肿瘤可能是内部因素,主要包括1、不良生活习...
以为会发胖实际很减肥的6个行为 不少朋友都在努力减肥,可大家减肥成果却不尽相同: 有人天天运动、饭量也严格控制,却总不见瘦;而有人锻...
高血压不只是“血压高”:这4个...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高血压似乎只是“血压数值偏高”的小问题,只要没有头晕头痛就无需在意。但事实上,高血...
4样滋阴食材比铁皮石斛便宜8倍... 一、更年期的烦恼,厨房就能解决 最近是不是总在深夜被一阵阵燥热惊醒?明明没吃辣椒,脸上却像着了火?别...
大同人必看:丙肝和乙肝哪个严重... “丙肝和乙肝,到底哪个更可怕?” 这是大同人在肝病筛查中常问的问题。其实,两者就像 “不同类型的肝脏...
赵春天主任:抓住三伏天养生黄金...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到了,这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也正是养生的黄金期! 老话说“夏养三伏,冬无病...
肾结石与膀胱结石:探寻成因,正... 肾结石和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引发剧烈疼痛、肾功能损伤等严重问题。了解它们...
异性交往的一个真相:不是男人不... 其实,感情当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是因为你个人的评判,给问题本身灌入了一些主观色彩,是你看...
普通食品宣称可预防、治疗疾病 ...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杨登媛)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问题屡禁不止,尤其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欺诈行...
生阳气的3种食物,三伏天前后多... 三伏天外头热得像蒸笼,人容易耗气伤津,脾胃也跟着“蔫儿”了。这时候啊,光喝凉水、吃冷饮可不行,越吃越...
原创 医... 医生,你说我的血管不好,真的假的?62岁的老章因为胸痛到医院就诊,他认为是肺部出了问题,可是检查以后...
小细胞肺癌怎么知道转移?怎么检... 小细胞肺癌作为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具有生长迅速、早期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当癌细胞突破原发灶侵入血...
夏季这5种“黄金”食物,补脾养...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意思是,脾胃负责转运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并散布到全身,称得...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了?怎样治疗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转移后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增大...
原创 为... 糖尿病治疗的演变:从“老搭档”二甲双胍到多维管理时代 糖尿病治疗领域正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