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和膀胱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引发剧烈疼痛、肾功能损伤等严重问题。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潜在危害,及时干预治疗,对泌尿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失衡是结石形成的重要推手。长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会导致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结石;过量摄入草酸(如菠菜、苋菜)与钙结合,易形成草酸钙结石。而饮水不足会使尿液浓缩,加速结晶沉积,数据显示,每天饮水量少于 1000 毫升的人,肾结石发生率是饮水量充足者的 3 倍。此外,常喝含糖饮料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进一步提高结石风险。
代谢异常人群风险显著升高。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阻碍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尿钙排泄增多,肾结石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 1.8 倍;痛风患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结石发生率达 30%;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钙代谢异常,易形成含钙结石。
泌尿系统梗阻是膀胱结石的主要诱因。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尿道受压,尿液排出受阻,膀胱内残余尿增多,就像一潭 “死水”,容易沉淀形成结石,约 25% 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会合并膀胱结石。尿道狭窄、膀胱颈梗阻等疾病也会导致类似问题,使结石反复生长。
不良生活习惯助长结石生长。长期久坐会减慢尿液流动,使结晶易在肾脏沉积;长期熬夜会打乱内分泌,影响尿液成分;肥胖人群因代谢紊乱,尿液中有害物质浓度升高,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者高 2.3 倍。
结石的危害远超 “疼痛” 二字。肾结石若堵塞输尿管,会引发肾绞痛、肾积水,长期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膀胱结石反复刺激黏膜,会引发膀胱炎、血尿,甚至增加膀胱癌风险。数据显示,直径超过 2 厘米的肾结石,肾功能受损概率达 40%;膀胱结石长期不处理,癌变风险虽低但后果严重。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提醒,出现腰腹部绞痛、排尿中断、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CT 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直径小于 0.6 厘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较大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内镜微创手术取出。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避免严重并发症,守护泌尿系统健康,千万别因 “偶尔疼痛” 而拖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