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外头热得像蒸笼,人容易耗气伤津,脾胃也跟着“蔫儿”了。这时候啊,光喝凉水、吃冷饮可不行,越吃越虚!咱们得学会“以热制热”,吃对了食物,阳气足了,脾胃运化好了,自然少生病。今儿二丫就给大伙儿推荐3种生阳气的宝贝,趁着三伏前后多吃,保管您浑身舒坦!
一、生姜——暖胃散寒的“还魂草”
为啥吃生姜?
生姜这玩意儿,别看它辣乎乎的,可是老祖宗眼里的“还魂草”。《药性论》里说它“主痰水气满,下气,开胃,除风邪寒热”,三伏天湿热重,人容易没胃口,或者贪凉吃了冰的,胃里一阵阵发冷,这时候切两片生姜含嘴里,或者煮水喝,胃里立马暖烘烘的,寒气散了,脾胃自然舒服。
生姜咋吃最管用?
姜枣茶:早晨起床,取3片鲜姜(带皮切薄片),加3颗红枣(掰开去核),一小块红糖,加水煮10分钟。
趁热喝,暖胃生阳,还能防空调病。
醋泡姜:嫩姜切片,用米醋没过,加少许白糖,密封泡3天。每天早饭配着吃2片,开胃又化湿,还不容易上火。
二、羊肉——补虚劳的“血肉有情之品”
夏天吃羊肉不上火吗?
很多人觉得羊肉是冬天吃的,其实《饮膳正要》里早说过,羊肉“味甘,大热”,能“补中益气,安心止惊”。
三伏天人体阳气外浮,内里反而虚寒,尤其是脾胃弱的中老年人,吃点温补的羊肉,正好“填虚”。只要别贪多,搭配清热食材,比如萝卜、冬瓜一起炖,不仅不燥,还能补得进去。
羊肉怎么炖最养人?
清炖羊肉萝卜汤:羊肉(选腿肉或肋排)焯水后,加葱段、姜片、花椒几粒,小火慢炖1小时,再放白萝卜块炖20分钟。喝汤吃肉,暖而不腻,专治夏天手脚发凉。
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方子,羊肉一斤配当归10克、生姜30克,炖到肉烂。适合气血虚、容易累的人,一周吃一次,浑身有劲儿。
三、小米——脾胃最爱的“黄金粮”
小米为啥养人?
小米色黄入脾,《本草纲目》夸它“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三伏天湿气重,脾胃运化差,吃大米容易生湿,换成小米粥,既清淡又滋补。它还能“养肾气”,晚上睡不踏实、起夜多的中老年人,常吃小米能安神。
小米花样吃法
小米南瓜粥:小米半杯,南瓜200克切块,加水煮成稠粥。南瓜的甘甜和小米的香糯绝配,早晚喝一碗,脾胃舒坦,皮肤也跟着润。
小米焦馍:小米磨粉(或直接买小米面),加鸡蛋、芝麻、少许盐,和成面团擀成薄饼,用平底锅小火烙到两面焦黄。脆香开胃,当零食吃比饼干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