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丸 体虚外感 风寒兼有痰湿
参苏丸最早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用于体弱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
组成:党参75g、紫苏叶75g、葛根75g、前胡75g、茯苓75g、半夏(制)75g、陈皮50g、枳壳(炒)50g、桔梗50g、甘草50g、木香50g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另取生姜30g、大枣30g,用煎液泛丸。
此方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益气解表、用于体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的证候
君药党参,紫苏叶
臣药葛根,前胡
佐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枳壳
桔梗
使药甘草,生姜、大枣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气不燥,适合虚人扶正。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而不峻,避免耗伤正气。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表退热,兼生津止渴。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宣降肺气,化痰止咳。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咳。
陈皮:苦辛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木香:辛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止痛,调中宣滞。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调和药性,补益中气。
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
1. 散补结合:党参补气固本,紫苏叶发散风寒,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
2. 气津并调:通过行气化痰(木香、枳壳)与健脾渗湿(茯苓、陈皮)结合,恢复气机升降。
3. 适应症:体虚感冒(恶寒发热、咳嗽痰白)、上呼吸道感染、病后体虚久咳等,尤其适合气虚兼痰湿者。
风热感冒(如咽喉肿痛、痰黄黏稠)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具体应用需请中医师辨证论治,不可自行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