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炎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常见症状包括腰痛、晨僵、关节痛、足跟痛、眼部炎症、疲劳低热等,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确诊后应及时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适度运动、保暖和定期复查。
1、腰背晨僵
晨起时腰背部僵硬感持续30分钟以上是典型早期表现,与夜间炎症积累有关。热敷或适度活动可缓解,需与普通肌肉劳损区分。若晨僵反复出现且逐渐加重,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
2、夜间疼痛
夜间腰骶部钝痛易被误认为劳损,特点是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疼痛可能放射至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暂时缓解。持续3个月以上的夜间疼痛需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3、活动受限
早期可能出现脊柱侧弯、前屈受限等症状,穿袜弯腰等日常动作困难。这与韧带骨化进程相关,物理治疗如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
4、疲劳乏力
约半数患者早期出现不明原因疲劳,伴随低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慢性炎症导致的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是主要原因,需注意与贫血、甲状腺疾病等鉴别。
5、关节肿胀
外周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不对称肿胀可能先于脊柱症状出现。超声检查可发现滑膜增生,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对中轴型和外周型症状均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而且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家族遗传史、长期伏案工作、创伤史、感染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脊柱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帮助维持关节活动度;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减少高糖高脂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使用硬板床休息;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进展。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