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关于艾滋病患者的多队列分析中,研究发现,伴随心理健康障碍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没有这些障碍的患者,导致寿命明显缩短。这一发现尤其在被诊断为物质使用障碍或精神病障碍的患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项研究涉及了自2000年至2021年间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119,785名来自南非(中位年龄39.4岁;42.6%为男性)和142,044名来自北美(中位年龄43.1岁;85.0%为男性)。研究者通过诊断编码识别出包括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和物质使用障碍在内的心理健康障碍,并计算出由于这些心理健康障碍造成的寿命损失。
研究结果显示,北美的心理健康障碍发生率(65.1%)明显高于南非(48.4%)。在南非,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而在北美则相反。与没有心理健康障碍的患者相比,南非男性因任何心理健康障碍导致的平均寿命损失为3.42年(95%置信区间:2.42-4.28),女性为2.95年(95%置信区间:1.30-4.99);而在北美,男性为4.16年(95%置信区间:3.71-4.59),女性为4.64年(95%置信区间:2.93-6.05)。
尤其是,精神病障碍导致的寿命损失在两地区均高达7-9年,而物质使用障碍则为4-10年,显示出其影响程度超过抑郁或焦虑。在两地及性别中,大部分因心理健康障碍导致的寿命损失均因自然原因而发生,南非的CD4细胞计数≥350细胞/μL,而北美则为<350细胞/μL。
研究作者指出:“尽管患者应始终在没有隐性偏见的情况下进行个体评估,但应更加重视对那些在低CD4细胞计数下损失显著的患者群体(如严重心理障碍或物质使用问题的患者)加强艾滋病护理,以减少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率。”
这项研究由瑞士伯尔尼大学社会与预防医学研究所的扬·鲁菲厄斯主导,并于2025年8月1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艾滋病学会杂志》上。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的评估使用了常规医疗记录中的诊断编码,这未能捕捉到未诊断的病例和较轻的病症。此外,分析未考虑心理疾病的缓解情况,并依赖于死亡原因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寿命损失的指标是描述性的,并未建立因果关系。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