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
创始人
2025-09-05 15:11:04
0

骨头变“脆”要当心!这个“沉默杀手”专挑不注意的人下手,平时总听人说“骨质疏松”,可不少人觉得这就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不就是骨头松点吗?能有啥大事?其实啊,这病被叫做“沉默的杀手”,悄无声息就能让骨头变得像风化的木头,轻轻一摔就可能骨折,严重的甚至连弯腰捡东西都能伤着腰。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防、怎么治?

先搞懂:骨质疏松到底是什么?

咱们的骨头,其实就像一栋结实的房子,里面藏着好多细细的“小支架”,这些支架密密麻麻连在一起,才让骨头又硬又有劲儿。可一旦得了骨质疏松,这些“小支架”就会慢慢变细、变少,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断了——就像房子被蛀空了一样,骨头的密度越来越低,脆性越来越大。原本能扛住的劲儿,现在可能轻轻一碰就“塌了”。

为什么会这样?人上了年纪,肠道吸收钙的能力越来越差,骨头里的钙就像沙漏里的沙子,慢慢往下漏。“盖房子的材料”不够了,骨头自然就不结实了。而且这病不只是老年人可能得,年轻人如果平时不注意,也可能提前给骨头埋下“隐患”。

哪些人更容易被盯上?对照着看看!如果您符合下面这些情况,可得多上点心:

女同胞过了65岁,男同胞过了70岁;阿姨们绝经早;家里有长辈得过骨质疏松;身体消瘦,平时吃饭也吃得少;不爱吃含钙的食物,也懒得动弹、不爱运动;爱抽烟、喝大酒,或是天天抱着浓茶、咖啡猛灌;以前轻轻摔一下就骨折过;长期吃某些药,比如激素、甲状腺药等。

骨质疏松这病挺“狡猾”,早期可能没有明显感觉,身体发出以下信号,可能是骨头在“喊救命”就得提高警惕了:

腰背痛,早上起来或者坐久了,后背、腰部酸、胀、疼,活动活动能好点,这是最常见的“警报”;变矮、驼背:不知不觉中,身高比以前矮了好几厘米,后背慢慢驼成了“小罗锅”,这是因为脊椎的骨头被“压变形”了。走路没劲儿:骨头没力气,爬个楼梯、走段路就喘得慌,胳膊腿也没以前灵活了。容易骨折,走路崴了下脚、咳嗽太使劲,都可能骨折,手腕、髋部、脊柱等这几个地方最容易“中招”特别是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01

怀疑骨质疏松了,去医院这么查: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骨质疏松,需要去医院做个“骨密度检测”检查,就像给骨头拍个“透视片”,看看结实不结实。医生会根据一个叫“T值”的标准告诉您结果:-T值≥-1:骨头杠杠的,正常;-1到-2.5之间:骨量有点“亏损”,得赶紧补;低于-2.5:就是骨质疏松了,得认真治。还有个重要提醒:哪怕骨密度没到“骨质疏松”的标准,但以前有过“轻轻一碰就骨折”的情况,也算骨质疏松,必须赶紧处理。

02

怎么防?记住“开源”和“节流”:

骨质疏松是能防的!关键就两招:给骨头“多存点好料”,少让“好料”白白流失。先说说“开源”,给骨头多攒“本钱”。

吃够营养,钙和蛋白质不能少,钙是骨头的“顶梁柱”,每天都得吃够。50岁以上的人,每天建议吃1000-1200毫克钙——每天喝300-500毫升牛奶,再搭配豆腐、深绿色蔬菜,或者鱼干、芝麻、坚果等,钙就不愁不够了。蛋白质也得跟上,鸡蛋、瘦肉、鱼、豆制品多吃点,帮骨头“搭架子”。每天吃多少?“每公斤体重吃0.8-1克”,比如体重60公斤,每天吃48-60克。

多晒太阳,补够维生素D,光吃钙还不够,得有维生素D帮忙“把钙搬进骨头里”。晒太阳是最方便的办法——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把胳膊、腿露出来晒15-30分钟,别隔着玻璃晒。

动起来,骨头才更结实,别总坐着不动!走路、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甚至在家踮踮脚、爬爬楼梯,都是“给骨头施压”的好运动,能让骨头越练越结实。建议一周动5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既能强骨头,又能练平衡,减少摔跤的可能。

03

再说说“节流”,少让骨头的“本钱”流失:

1.坏习惯赶紧改,抽烟、喝酒,还有天天喝太多浓茶、咖啡,都会让骨头里的钙加速“跑掉”,能少碰就少碰。

2.吃药咨询医生,长期吃激素这类药,可能会让骨头变松,一定要问问医生要不要额外补钙。补钙也不能自己瞎买乱吃,得听医生的,补多了反而不好。

3.防摔,减少骨折风险,浴室铺个防滑垫,晚上起夜开个小夜灯,别踩凳子够高处的东西,少干弯腰太久的活儿——少摔跤,骨头就少受罪。

04

真查出骨质疏松也别慌,科学应对:

1.补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医生会开适合的钙片和维生素D制剂,要遵医嘱按剂量吃。老年人每天维生素D吃到400-800IU,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要吃到800-1200IU。

2.不要自己随意用药:如果骨头松严重,医生会开“阻止骨头流失”的药,或者“帮骨头长结实”的药,具体用药,听医生的准没错。

3.记住:这是慢性病,要遵医嘱:千万别觉得“不疼了就好了”,擅自停药可能让骨头更松。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骨质疏松也要慢慢调、长期养,按医生说的坚持下去才行。

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年纪大了骨头松是正常的,不用治”。

错!早干预、早治疗,能大大减少骨折的风险,晚年才能少受罪。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年轻人不用管”。

错!30-35岁骨头最结实,年轻时钙吃不够、不爱动,老了骨头松得更快。

“补钙就行,不用管维生素D”。

错!缺了维生素D,吃再多钙也吸收不了,俩得搭着补才管用。

“吃了药不疼了,就能停药”。

错!骨头修复得慢慢来,擅自停药可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骨头会更松,一定得听医生的。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建议中老年人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如果是前面说的“高危人群”,更要早点去查。早发现、早治疗,骨头才能一直“硬朗”。

骨质疏松真不可怕,就怕不重视。从现在开始,好好吃饭、多晒太阳、适度运动、改掉坏习惯,定期去检查——把骨头“养得结结实实”,才能踏踏实实遛弯、跳广场舞,安安稳稳过好每一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体检查出乳腺结节别慌!先看这 ...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女性的体检报告中,乳腺结节是一个常见的 “身影”。很多人一看到 “结节” 二...
华医科普|男人胸大不是胖!可能... 男人的胸肌是骄傲 但多余的“胸”却是烦恼 谁说乳房话题只属于女性 不少男性同样面临 “胸部发育”的尴...
为什么拍八虚能排毒?先搞懂“人... 《黄帝内经》中提及:“人有八虚,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时: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牌;...
加速糖尿病恶化的因素:饮酒仅排... 提到糖尿病,不少人会直接和 “吃糖多” 划等号,但其实病情背后藏着更复杂的影响因素 —— 真正让糖尿...
你知道吗?原来这些瘦人也在苦恼... 你是否曾经听到有人羡慕瘦人的身材,认为瘦就是美?但其实,在这个被肥胖问题广泛关注的时代,瘦也并非无忧...
15岁男孩咳嗽就医,竟确诊癌症... 在很多人眼里 肺癌似乎是“老年人的病” 但近年来 肺癌发病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近日 河南15...
茄子再次被关注!提醒:这两样食... 最近去菜市场,新鲜上市的茄子备受人们的喜爱,价格便宜、个头又大,胖嘟嘟的,看着就喜人。 茄子好吃又营...
研究揭示:心理疾病与艾滋病患者... 在一项关于艾滋病患者的多队列分析中,研究发现,伴随心理健康障碍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没有这些障碍...
丙肝的传播途径和乙肝一样吗?别...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丙肝和乙肝都属于病毒性肝炎,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 “两者传播途径完全一样”,甚...
媒体人:国足主帅应该已有比较明... 北京时间9月5日消息,今天中国足协官网发布了选聘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公告,公告宣布中国足协将公开选...
医保、商保联手,破创新药定价困... 支付逻辑重构的信号,已经响起。 2025年7月1日,一则政策的消息点燃了医药圈的热议。国家医保局发布...
筑牢职业根基!我院举行新员工科... 新闻 9月2日上午,我院举办“科研诚信和医学伦理”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我院科研办主任南家林主讲。 筑...
糖尿病吃豆腐好还是豆干好?哪个... 糖尿病人吃豆腐好还是豆干好?豆腐和豆干都属于豆制品。我们知道糖尿病人是适合吃豆类以及豆制品的,所以都...
医生发现:患恶性肿瘤前一年,身...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8类皮肤病调理中成药:对症选用... 皮肤病的调理需遵循“辨证施治”原则,中成药凭借整体调理、温和起效的特点,成为辅助改善皮肤问题的重要选...
【健康】知道这个“祛湿健脾小能... 夏天的尾巴依旧有些闷热,不少人仍觉得身体沉重、食欲不振。 今天,我们邀请静安区中医医院心病科的李颖主...
如何预防酒精性肝硬化?肝病医生...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是酒精性肝病的终末阶段。预防酒精性肝硬化的方法主要...
嗅觉丧失: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 嗅觉丧失: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你知道吗?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或家人在嗅觉方面的变化?也许是对某些食...
原创 “... “春补钾,身不乏”,建议中老年常吃这3种“补钾高手”,腿脚有劲精力足 回想以前的春天,出去踏青一点不...
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 骨头变“脆”要当心!这个“沉默杀手”专挑不注意的人下手,平时总听人说“骨质疏松”,可不少人觉得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