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运动更大的受益是什么?是大脑
创始人
2025-09-01 09:41:05
0

——写给被焦虑、分心和“脑雾”困住的我们

一、你是不是也有这些症状?

地铁里,手机一震动,心跳就加速;半夜两点,脑子里还在回放白天的尴尬片段;打开书,三行字滑过去,却完全想不起来刚才读了什么;写方案,半小时过去,标题还是空白;周末只想瘫在沙发,越躺越累,越累越丧。

你以为只是“状态不好”,其实是大脑在报警:杏仁核过于敏感,海马体正在缩小,多巴胺分泌不足,丘脑像堵车一样把灵感全部拦下。

现代人大脑的困境

二、现代人的困境

  1. 压力大:《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在5.5万名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样本中,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4.7%,长期慢性压力让皮质醇像背景音乐一样 24 小时在线。
  2. 记忆差:有项调研显示 5 万名白领,62% 的人自述“记忆力明显下降”,35% 的人出现“话到嘴边就忘”。
  3. 专注难:微软研究显示,2000 年以来人类平均专注时长从 12 秒降到 8 秒——比金鱼的 9 秒还短。
  4. 抑郁多:WHO 统计,全球抑郁障碍患者总人数约为 3.22 亿,人口占比估计为 4.4%。《柳叶刀 · 精神病学》上的研究显示,我国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6.8%,且每年以 2% 的速度递增。

这些不是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是大脑结构在悄悄改变:

• 杏仁核体积增大,一点风吹草动就全速启动“战逃反应”;

• 海马体萎缩,记忆像漏水的桶,留不住;

• 多巴胺、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减少,世界从彩色变成灰度。

运动健脑

运动是这样改变大脑的

三、运动才是最划算的大脑升级包

  1. 抗压——给杏仁核装上“减震器”
  2.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现,每周 3 次、每次 40 分钟的快走,12 周后海马体体积平均增长 2%,相当于把大脑年龄回拨 2 年;杏仁核活跃度下降 14%,主观压力评分下降 26%。
  3. 记忆——给大脑施肥
  4. 运动时血流量增加 20-30%,像给 860 亿个神经元集体“加餐”;同时催生大量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BDNF),它像“高级肥料”,促进突触生长,把短时记忆牢牢焊成长期记忆。
  5. 美国匹兹堡大学实验:让 120 名 55-80 岁老人分组散步 VS 拉伸一年,散步组海马体增长 2%,拉伸组反而萎缩 1.4%。
  6. 专注——给大脑预充多巴胺
  7. 多巴胺是“欲望分子”,也是“专注分子”。中等强度运动(心率 120-150)能让多巴胺水平提高 50-100%,效果持续 1-2 小时。
  8. 有研究实验证实:学生在跑步 20 分钟后再做数学题,正确率提高 14%,走神次数减少 21%。
  9. 抗抑郁——重启“模式分离”
  10.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看什么都一样”,世界失去细节。海马体齿状回负责“模式分离”,BDNF 刺激齿状回新生神经元,恢复辨别细微差别的能力。
  11. 有研究追踪 1800 名轻中度抑郁患者,发现每周 3 次、每次 30 分钟的有氧运动,6 周后抑郁量表得分下降 47%,效果与一线抗抑郁药物相当。
  12. 创造力——把丘脑从“守门员”变成“传球手”
  13. 运动时,丘脑过滤信息的阈值降低,更多“看似无关”的线索进入意识,促成“啊哈”时刻。斯坦福实验表明,散步 5-16 分钟,创造性解题得分提升 60%。爱因斯坦、贝多芬、达尔文每天雷打不动散步 1 小时,这可能与其创造性成就不是巧合。

运动改造大脑的机制:分泌BDNF,促进突触可塑性

零成本运动方案

四、马上动起来的 3 个理由 + 3 个方法

理由

  1. 零成本:不需要昂贵补剂,不用办年卡,一双鞋就能启动。
  2. 即时回报:一次 20 分钟快走,专注度立刻提升,立竿见影。
  3. 复利效应:坚持 6 个月,大脑结构真的变大,记忆、情绪、创意全面开挂。

方法

  1. 最小可行:每天 15 分钟快走或跳绳,心率到“微喘但能说话”即可,先养成习惯。
  2. 日程叠加:把运动嵌进现有日常生活节奏——通勤提前两站下车;会议前 10 分钟爬楼;等外卖时做 30 个深蹲。
  3. 社交杠杆:约同事午休散步,拉家人周末骑行,用“同伴压力”把坚持变轻松。

尾声

我们总以为健身是为了六块腹肌,其实最大的收益藏在头骨里---大脑。每一次心跳加速,都是在给大脑做一次“深度保养”(大脑SPA);每一次汗水的蒸发,都在把焦虑、健忘和抑郁一点点带走。

今天,就给自己 20 分钟,系紧鞋带,迈出门。你的大脑会感谢这场及时雨,而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迈出这一步的自己。

------------------------------

作者介绍:卢旺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习惯科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性生理期后持续疼痛,警惕子宫...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 从病理上看 子宫肌肉层内可以看到子宫内膜的出现,由于这些子宫...
原创 老... 人到暮年,儿孙绕膝,炉火旁,升腾的烟雾中一句“爸,您该戒了”,本是满含关切的劝慰,但在某些时刻,却可...
原创 赵... 随着CBA转会窗口进入冲刺阶段,几个早就传出的签约终于尘埃落定:赵睿正式加盟北京,张镇麟转投上海,焦...
三门峡:中医药惠民润万家 在渑池县中医院名医堂,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工作室的专家定期开展坐诊带教;卢氏县中医院经方数据中心内,AI...
光明乳业2025半年报出炉:核... 8月29日晚间,光明乳业(股票代码:600597)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在乳制品行业需求...
晚上十点睡觉错了?医生建议:过... 66岁的李阿姨,最近常常早早钻进被窝,十点准时合眼休息。可她心里总纳闷:为什么别人说十点睡最养生,自...
人流对女性伤害有多大 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我的数值显示怀孕了,但刚怀还不能做流产。等了几天再测 H.C.G,从 73.37...
医生:65岁以后,身体再好也要...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老年人吃药期间可以吃保健品吗?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类慢性疾病逐渐出现,服药种类也往往随之增多。与此同时,不少老年人希望通过服用保...
“睡眠不好,多是肝火旺”,建议... 前几天半夜刷朋友圈,发现老同学阿芳发了条动态:"凌晨三点第108次看天花板,我这是要成仙啊?"底下清...
揭秘减肥与抗衰老的关键:维生素... 你有没有发现,减肥和抗衰老似乎是永恒的话题?每次翻开手机,总能看到各种花式减肥方法和抗衰老秘籍。然而...
性欲下降,是因为不爱了吗? “最近和老伴亲近时总像‘砂纸摩擦’,疼得只想躲开”“以前很自然的事,现在却提不起兴趣,是不是感情淡了...
胃炎反复人消瘦?中医刘秋峰:辨...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秋峰。“明明吃得不少,体重却一直往下掉”“胃不舒服反反复复,人都瘦了一圈”…… 西...
狐大医 | 卧床保胎当心致命血...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产科 王新萍 编辑 | 刘家碧 在准妈妈们孕育新生命的过程...
【临床荟萃】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 临床笔记 这是一名男性患者,63岁,因“双侧小腿疼痛1个月,加重伴夜间难以入眠1周”来到医院就诊。 ...
热烈欢迎新同学 入校体检查结核... 新同学好!走进新校园,咱们先体检,各样项目里, 结核莫忘查! 一、新生为什么要做结核病筛查? 肺结核...
原创 运... ——写给被焦虑、分心和“脑雾”困住的我们 一、你是不是也有这些症状? 地铁里,手机一震动,心跳就加速...
狐大医 | “皮埋”避孕效果好...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生殖调节科 王慧 编辑 | 刘家碧 近年来,除了避孕药、安...
高剂量流感疫苗:中老年心血管患...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年纪大了,感冒就容易变成肺炎,甚至要住院?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最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