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剧烈的震颤,帕金森的另一大痛苦源自于身体的“僵”与“慢”:肌肉强直,动作发起困难,步履维艰,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所束缚。在中医看来,这把沉重的“锁”,很大程度上名为“脾虚痰阻”。
脾,被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如同身体的中央处理器和物流中心,负责将饮食转化为能量(气血),并将其输布至全身的肌肉四肢。若脾的功能减弱,即“脾虚”,则转化与运输能力双双下降。一方面,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得不到充足滋养,会感到极度疲乏、软弱无力;另一方面,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湿停聚,便会凝结成黏稠的病理产物——“痰浊”。
此“痰”非单指咳出之痰,而是泛指体内一切黏滞、阻碍气机运行的有害物质。它就像身体里的“胶水”和“淤泥”,流窜并黏附于关节、肌肉、经络之中,导致气机不畅,血行迂滞。其结果是:
因此,破解“僵”与“慢”的困局,关键在于“健脾化痰,理气通络”。中医常采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大力健脾益气,从源头杜绝痰浊生成;辅以半夏、陈皮、胆南星等燥湿化痰,瓦解既成的黏滞痰浊;再配以枳壳、地龙等理气通络,重新疏通被堵塞的通道。
当脾健痰消,气血得以畅行无阻,那副无形的枷锁便被打破,身体的灵活性与能动性自然得以释放,行动力也将迎来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