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散步对血管好?医生建议:上了年纪,坚持做这3件事或比运动好
创始人
2025-08-26 22:13:06
0

都说动一动更健康,但这用在老王头上就像反过来一样。

老王现在每天走一会路都能走得胸闷气喘,起初还能坚持,但有几次好像整个人要晕过去一样。

保险起见,老王去医院做了一个全身检查,结果是大出所料!原来老王的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了65%的狭窄,再耽误下去,可能就是要堵死的节奏。

医生提醒走路虽好,但出现不适症状要警惕!

一、动一动,血管年轻好几岁!

血管是人体重要养分输送渠道,都说“人与动脉同寿”,别小看我们身上大大小小的血管,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隐藏巨大健康隐患。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建议,血管健康要重视,预防血管问题,适量运动是关键。

最近《循环研究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就发现了运动与心血管衰老的关系,研究提到运动可以使全身多个组织产生有益改变,进而延缓与心脏、外周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衰老改变,研究员认为运动有利于预防和管理心衰,延缓心血管衰老。

而运动中性价比最高的就是走路散步,这种运动方式对人体负担和冲击都比较低,简单又老少皆宜,即便是不运动的人、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都可以进行,因此也成为不少人锻炼的首选。

而且每天走路锻炼的人,血管健康也会更健康,美国心脏协会就曾公布过一项针对70岁及以上高龄人群运动调查研究,发现多走路的人,心血管事件出现风险更低

权威期刊《柳叶刀》也有发布过相关研究,研究员通过长期随访9300名参与者运动习惯,发现每人每天多走2000步路,心脑血管问题风险就会降低10%,也就是说每天多走10分钟路,就可以改善血管健康,而且走路还有利于分解血管壁上的堵塞物,帮助血管减负,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缓解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血管堵没堵,走路能看出?

走路除了有利健康,还可以预示心血管问题,尤其是以下3种异常信号,小心是血管堵塞的警告。

1、间歇性跛行

短时间走一下路,下肢就开始痛,但休息后又会缓解,但继续走又会出现疼痛,情况反反复复的,走路起来像跛了一样,临床称为间歇性跛行,往往是下肢血管动脉堵塞引起的下肢供血供氧受限。

2、走剪刀步

走路膝盖打架,大腿易加紧,双腿走路交叉像剪刀,这种步态多出现于脑梗、脑出血、脑血管病等患者身上,走路有一样的表现要警惕。

3、走路胸闷

经常没走多久的路就开始胸闷气短的人,可能是心血管血液供应不畅导致,往往高发于冠心病合并三高患者。

除了注意走路异常表现,日常走路锻炼,尤其是老人更要注意好以下几点:

1、不要饭后立即散步

饭后正是消化系统工作的时候,全身血液会集中到此帮助消化运行,但此时如果运动会分流血液到运动肌肉中,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

2、注意步数和步速

对于老人来说,走路步数也有讲究,一般3000~6000步一天最好,具体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整,步速也不宜过快,以舒适为宜,避免过度锻炼。

3、选择好装备

走路锻炼前最好配备合脚,又有一定缓冲力的运动鞋,以减少对老人脚部和膝盖的影响,有必要可以随身携带联络工具,方便意外情况可以及时报警或联系家人。

三、过了60后,坚持这3件事或比运动好!

老人上了年纪,除了适度走路锻炼,想要维持长久健康,尤其是60岁后,做好这3件事对于晚年生活质量更有益。

1、多跟别人聊天

《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曾发布过一项相关研究,通过分析28000多名平均年龄在89岁的老人日常生活习惯,发现他们的长寿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常社交,尤其是上了年纪后,多和人聊天不止是打发时间,还可以活络人体大脑功能,减缓负面情绪,长期对身心健康的改善是巨大的。

2、食物荤素搭配

上了年纪后饮食习惯也要注意,很多老人经常出现饮食偏好单一,导致明明三餐正常,但还是营养不良,身体也是各种小病不断,其实就是吃方面出了问题,改善方法也不难,就是增加摄入多元化,主食减少精碳水,多吃谷薯类食物,日常还要吃够新鲜蔬果、肉蛋奶等食物,烹饪方式上也要尽量减少油盐糖,适量加工即可。

3、心态平和

心态也是长久健康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老了以后,积极面对生活,有问题及时疏解,心态平和的人,身体越健康,可见心态健康也能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健康长寿的关键就是来自日常生活习惯的正向叠加影响,想要晚年生活质量高,现在开始把坏习惯清一清。

参考资料:

[1]《想长寿,先天基因重要还是生活习惯重要?50万人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健康时报.2025-03-14.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科学辟谣.2025-05-23.

[3]《走路和跑步,哪个更延寿,对血管更好?答案令人意》.科普中国.2025-07-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同体检报告解读:乳腺结节分级...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大同,很多女性在拿到体检报告时,看到乳腺结节分级这一项,往往一头雾水,不明白...
“为你做这件事的男人,真的非常... 感情里,最深的爱不是喊得最响的那声"我爱你",而是当你陷入困境时,他不声不响的那句"我来处理"。 真...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降至一成以内 //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日益广...
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家庭与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就在2025年5月,...
原创 立... “立秋养生先养脾,秋收才能身体宜”,老辈人常说的这句话藏着立秋养生的关键。刚立秋,天气虽还带着热,但...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坚持与中断...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坚持与中断:背后的原因终于懂了 你知道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居然可以高达...
南瓜到底是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多... 都说动一动更健康,但这用在老王头上就像反过来一样。 老王现在每天走一会路都能走得胸闷气喘,起初还能坚...
活得糙、难自律?别给自己的健康... 明知要早睡, 却忍不住熬夜追剧; 明知酗酒伤肝, 却挡不住劝酒的人; 明知垃圾食品有害健康, 却挡不...
十年医疗援昌 浇灌格桑花开 “红色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从2015年重庆市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西藏自...
今天起,吃盐请调整一下! 新研究揭示高盐饮食通过“劫持”大脑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过量盐分,可能正悄悄“劫持”我们...
十日祛湿见奇效:中医辨治天疱疮... 天疱疮一症,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属"天疱疮""火赤疮"范畴。其发病多与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发肌肤...
沉迷工作,原来是「抑郁」了? 我的一个男性朋友过去一年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像「变了个人」,直到最近他开始疯狂在夜里跑步,我才意识...
拒绝“心理内耗”,学会放过自己 严重的“心理内耗”,不但会影响我们做出有效判断,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一个人最大的内耗,就是“不放过自...
激素治疗会伤骨头吗?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还会长期服用一种叫做 芳香化酶抑制...
“小切口”撬动医改“大改革” 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绝非简单的结算方式转变,而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牵动着医...
“健康郑州号”让健康知识随地铁... 本报讯(记者 丁玲)8月20日上午,郑州地铁1号线“健康郑州号”主题专列正式从郑州市体育中心站启程。...
李雪琴自曝胃部切除8个息肉,癌... 8月26日,话题#李雪琴胃里切了8个息肉#登上热搜。 据热度新闻,李雪琴近期在综艺节目《我们的宿舍》...
这种水千万别再喝了!确认为2A... 电热水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然而近期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电热水壶可能析出重金属锰,而长期摄入锰会对人...
“新门诊”凭什么走红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