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还会长期服用一种叫做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简称 AI)的药物。它的作用是“切断”体内雌激素的来源,从而降低乳腺癌复发的可能。
听起来非常重要,但它也有一枚“隐形副作用”——骨头变脆,骨折风险升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全球最新指南中明确提出的警示。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AI会伤骨头?哪些人风险更高?又该如何预防?
(一)雌激素减少,骨头最先受伤
雌激素是女性身体的“保护伞”,除了维持月经、保持皮肤光滑,它对骨骼也至关重要。雌激素能减缓骨骼“被吃掉”的速度,让骨头保持强度。
但是,当AI阻断雌激素生成后:
骨量会快速流失,速度比自然绝经还要快。
骨密度下降,骨头变得更脆弱。
骨折风险明显升高,尤其是髋部、脊柱和手腕。
一旦发生骨折,不仅疼痛难忍,还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比如髋部骨折,有研究显示甚至会增加死亡率。
所以,骨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命的重要隐患。
(二)最新指南的提醒:要提早管起来
国际上最新发布的指南明确指出:所有正在接受或准备接受AI的女性,都应该在一开始就关注骨骼健康。具体来说,有四点建议:
1. 开始用药前先做“骨头体检”
最好做一次 骨密度检测,看看骨头是否已经有变脆的迹象。
医生还会结合一些危险因素来判断风险,比如年龄大、体重低、家里有骨折史、吸烟喝酒、或长期吃激素药物。
2. 生活习惯要调整
3. 必要时要靠药物保护
如果骨折风险高,仅靠运动和饮食还不够,这时医生可能会建议:
这些药物并不会影响乳腺癌治疗效果,相反,它们可以让患者更安全地坚持AI治疗。
4. 定期复查很关键
一般建议 1–2年复查一次骨密度,看看骨头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骨量继续下降,或真的发生了骨折,医生会及时调整方案。
(三)患者应该怎么做?
在乳腺癌复诊时,不要只关注肿瘤指标,也要问问医生“我的骨头怎么样?”
规律运动、合理饮食,补钙和晒太阳都要到位。
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等,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的表现。记住一句话:
预防骨折要从第一天开始。
上一篇:“小切口”撬动医改“大改革”
下一篇:拒绝“心理内耗”,学会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