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医疗援昌 浇灌格桑花开
创始人
2025-08-26 21:38:46
0

“红色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从2015年重庆市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民医院至今,10年来,该市11家医院通过“以院包科”实现精准帮扶,500余名专家接力奔赴雪域高原,绘出渝藏情深的民生画卷。

技术点亮希望,培训留下队伍

今年6月的一天,重庆援藏专家来到昌都市卡若区人民医院,为当地居民拉姆实施了手术。术后,拉姆又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女儿的面容。也是这一天,在卡若区人民医院以北约4公里的昌都市人民医院,重庆援藏专家开展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终结了困扰一名患者20年的顽固性高血压。

用技术点亮患者的希望是重庆市医疗援藏的初心之一。机器人辅助下关节置换手术、可回收无导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10年来,重庆市援藏医疗队队员用一项项新技术提升了医疗援藏的技术成色。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得益于重庆市在医疗援藏之初便强化顶层设计。2017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探索实施“以院包科”援助模式,推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等11家医院与昌都市人民医院签署协议,“一对一”指导其科室建设。

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昌都市人民医院各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满足了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的现实需求。同时,医疗技术的精细化提升推动了昌都市人民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实现了当地“两降一升三不出”,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小病不出县、中病不出市、大病不出区”。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昌都市人民和重庆市援藏医疗队的共同希望。10年来,重庆市探索建立“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机制,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病例讨论,累计开展超5万个课时的实践教学。此外,重庆市援建当地现代化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至今已培训1000余人次。

在专家“进藏教”的同时,学员也“出来学”。近年来,昌都市累计组织405名医务骨干,分批赴重庆市多家三甲医院参加免费培训。

用信息化赋能,健全管理制度

10年来,重庆市在医疗援藏中始终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昌都市人民医院在病案管理、消毒供应、远程会诊、运营管理、体检管理等9个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赋能高原医疗事业发展。

以远程会诊为例,2021年,重医附一院投入近3000万元,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建成远程会诊医学中心。这一平台不仅让当地医务人员可实时与重庆市等地的大医院就疑难病例进行多学科会诊,而且可连接昌都市多家县、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实时远程会诊网络。

重庆市援藏干部,昌都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任锦介绍,远程会诊医学中心累计提供服务7万多例,包括远程心电69961例、远程病理3739例、影像远程诊断445例、远程会诊24例,为昌都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重庆市援藏医疗队把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制定《昌都市人民医院总住院医师管理规定》《昌都市人民医院运行病历质量管理办法》《昌都市人民医院医疗纠纷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昌都市人民医院聘用人员职称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文件。随着医院管理、医护质量、感染控制、财务监督等制度流程的修改完善,2018年7月,昌都市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

制度完善永远在路上。近年来,重庆市援藏医疗队指导昌都市人民医院建立完善“医疗驾照”管理模式、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机制、科研绩效加分制度,修改完善1600余项制度流程,持续提升昌都市人民医院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医院行政管理能力。

10年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坚持“急昌都所需、尽重庆所能”的原则,选派500余名专家奔赴高原、扎根高原,使昌都市医疗服务水平迎来质的提升。重庆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昌都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宇熹介绍,2014—2024年,昌都市人民医院年门诊量从8.8万人次提升到20万人次,年住院人次从0.85万提升到1.48万,年手术台次从0.4万提升到1.1万,为藏区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10年来,昌都大地上的格桑花开了又开,重庆医疗援藏人来了又来,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医者强音。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 喻芳 通讯员 秦雨洁

编辑:马杨

校对:杨真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同体检报告解读:乳腺结节分级...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大同,很多女性在拿到体检报告时,看到乳腺结节分级这一项,往往一头雾水,不明白...
“为你做这件事的男人,真的非常... 感情里,最深的爱不是喊得最响的那声"我爱你",而是当你陷入困境时,他不声不响的那句"我来处理"。 真...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降至一成以内 //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日益广...
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家庭与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就在2025年5月,...
原创 立... “立秋养生先养脾,秋收才能身体宜”,老辈人常说的这句话藏着立秋养生的关键。刚立秋,天气虽还带着热,但...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坚持与中断...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坚持与中断:背后的原因终于懂了 你知道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居然可以高达...
南瓜到底是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多... 都说动一动更健康,但这用在老王头上就像反过来一样。 老王现在每天走一会路都能走得胸闷气喘,起初还能坚...
活得糙、难自律?别给自己的健康... 明知要早睡, 却忍不住熬夜追剧; 明知酗酒伤肝, 却挡不住劝酒的人; 明知垃圾食品有害健康, 却挡不...
十年医疗援昌 浇灌格桑花开 “红色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从2015年重庆市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西藏自...
今天起,吃盐请调整一下! 新研究揭示高盐饮食通过“劫持”大脑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过量盐分,可能正悄悄“劫持”我们...
十日祛湿见奇效:中医辨治天疱疮... 天疱疮一症,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属"天疱疮""火赤疮"范畴。其发病多与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发肌肤...
沉迷工作,原来是「抑郁」了? 我的一个男性朋友过去一年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像「变了个人」,直到最近他开始疯狂在夜里跑步,我才意识...
拒绝“心理内耗”,学会放过自己 严重的“心理内耗”,不但会影响我们做出有效判断,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一个人最大的内耗,就是“不放过自...
激素治疗会伤骨头吗?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还会长期服用一种叫做 芳香化酶抑制...
“小切口”撬动医改“大改革” 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绝非简单的结算方式转变,而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牵动着医...
“健康郑州号”让健康知识随地铁... 本报讯(记者 丁玲)8月20日上午,郑州地铁1号线“健康郑州号”主题专列正式从郑州市体育中心站启程。...
李雪琴自曝胃部切除8个息肉,癌... 8月26日,话题#李雪琴胃里切了8个息肉#登上热搜。 据热度新闻,李雪琴近期在综艺节目《我们的宿舍》...
这种水千万别再喝了!确认为2A... 电热水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然而近期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电热水壶可能析出重金属锰,而长期摄入锰会对人...
“新门诊”凭什么走红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