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开刀、不用服药,只需在胃里安个小支架,超重人群就能实现轻松“掉秤”。这种神奇的减重方式,如今已正式应用于临床。
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成功实施胃转流支架置入术,通过内镜下精准置入60厘米生物支架,在不改变消化道结构的前提下缩短肠道吸收路径,实现有效减重。在国家“体重管理年”的背景下,这一微创技术的落地,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深受肥胖困扰的她
3个月成功减重26斤
两年前,张敏(化名)的体重开始异常飙升,身高158cm的她,体重一度增至83kg,BMI指数高达33.25kg/m²,腰围也达到87cm,完全符合肥胖症的诊断标准。更让她忧心的是,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问题也随体重增长接踵而至。
她曾尝试节食、运动等多种减重方法都无济于事,“失控”的体重成了压在心头的巨石。束手无策之时,得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消化内一科引进胃转流支架置入术,张敏主动报名成为医院首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
2025年3月26日,张敏在医院内镜中心接受了无痛胃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手术由消化内一科魏志主任亲自实施,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术后,在医护团队的专业指导下,她逐步调整饮食习惯,体重也开始稳步下降。
术后三个月,张敏不仅顺利取出支架,更成功减重26斤,复查时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很幸运亲历这场健康蜕变,这项技术给同样受肥胖困扰的人带来了希望。”张敏感慨道。
术前、术后照片
探秘胃转流支架置入术
专家解读:减重、降糖原理及手术特点
很多人可能感到好奇,胃转流支架置入术的减重原理是怎样的?魏志主任解答道,该手术是在无痛胃镜的精准监视下,将60厘米长的生物管状支架置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术后,食糜从胃内出来后在管道内流动,不接触肠壁,而从十二指肠乳头流出的胆汁、胰液则在管壁外和肠壁之间流动,直至软管末端才与食物混合进行消化。这种独特的生理改变,能够精准控制营养物质的吸收,重塑肠道生态,从而达到改善体重和血糖的目的。
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肠道介入减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逆性好、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适用于生活方式调整无效、无创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肥胖患者,是药物、传统减重手术以外的全新选择。
魏志主任提醒,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有着严格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要求,它是减重治疗的起点,并非一劳永逸。决定长期疗效的关键,在于健康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建立,唯有此才能最终达到健康体重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