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压力大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吃甜食?其实,这不仅仅是人类的“特权”,就连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小线虫也逃不过这个“食欲陷阱”。最近,一项有趣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在人类和线虫之间跨越500万年的进化距离,这种对美味食物的渴望竟然出奇地相似。
这项研究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生物学家,他们发现线虫在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下,表现出对特定食物的强烈偏好。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直接给这些小家伙喂食大麻,但他们使用了一种能够激活大脑中相同受体的化合物。结果显示,线虫不仅对食物充满热情,而且这种热情的产生机制与哺乳动物惊人地相似。
大麻中的活性成分会与大脑中的大麻素受体结合,这一过程在人体内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俗称“食欲大发”。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人类,过去的研究也表明,在啮齿动物身上会出现类似的反应。科学家们发现,当老鼠吸入类似THC(四氢大麻酚)的化合物时,它们会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地吃掉巧克力蛋糕混合物和糖水。
但是,这一现象在无脊椎动物中,尤其是线虫这样的简单生物中,研究得还不够多。为了揭开这个谜团,研究团队将线虫暴露在高浓度的内源性大麻素中,观察它们对食物的反应。这些线虫通常以腐烂植物中的细菌为食,而研究人员则给它们提供了五种不同的细菌,这些细菌在促进线虫生长的效果上各不相同。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在吸收了内源性大麻素后,线虫们迅速扑向那些促进生长的细菌,而对其他食物几乎不屑一顾。这种选择性进食的行为,意味着内源性大麻素不仅能增加食欲,还能影响食物的选择。
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定的线虫大麻素受体与人类的大麻素受体具有相似的功能。通过基因技术,他们将线虫体内的受体基因替换为人类的大麻素受体基因,结果发现线虫依然会表现出强烈的食欲。这种跨物种的受体功能交换,揭示了大麻素系统在进化中的保守性。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动物的进食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也提示我们,在应对饮食失调等问题时,或许可以借鉴大麻素系统的调节作用。毕竟,控制食欲不仅关乎健康,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