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发病率攀升,科技引领精准诊疗新篇章
创始人
2025-08-20 13:41:29
0

近年来,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健康领域的一大挑战,其发病率持续攀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排名日益靠前。珠海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邓健的患者群中就不乏因前列腺疾病而焦虑不安的中老年男性。面对这一现状,外科技术的飞速进步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诊疗体验和疗效改善,成为守护男性健康的新希望。

前列腺疾病高发,多重因素交织成网

前列腺疾病的高发,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环境变迁及遗传因素紧密相连。邓健主任指出,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加上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共同构成了前列腺疾病的温床。特别是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普及,以及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问题,更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推手。

"我院近期接诊一位50岁男性前列腺癌患者,这一案例再次凸显了前列腺癌发病的复杂性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邓健主任指出。

邓主任分析道:"前列腺癌的发生是遗传、内分泌及环境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除年龄、种族等不可改变的高危因素外,高脂饮食、肥胖、吸烟等可干预的生活方式因素,尤其与侵袭性前列腺癌风险相关。"

"需要明确的是,高危人群未必发病,低风险者也可能患病。"邓主任强调,"因此,规范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血清PSA检测结合直肠指检,能在可治愈阶段及时发现病变。根据2025年NCCN指南,普通男性应从50岁开始筛查,高风险人群建议提前至40岁。"

邓主任总结:"这一年轻病例为我们敲响警钟。前列腺癌防治需双轨并行:一方面倡导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等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推动适龄男性规律筛查,这是提高治愈率的核心策略。"

"需注意的是,PSA升高并非等同于前列腺癌,但它是重要预警信号。"邓主任提醒,"一旦发现异常,应通过多参数MRI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外科手术进化史,从巨创到微创的跨越

回顾前列腺外科手术的发展历程,邓健主任感慨万千。从最初的开放手术,到后来的腹腔镜手术,再到如今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诊疗体验和疗效。

“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邓健主任解释道,“腹腔镜手术虽然微创,但在操作精细度和视野清晰度上仍有提升空间。而机器人辅助手术则完美融合了微创与精准,实现了前列腺癌治疗的质的飞跃。”

手术机器人显威,精准治疗迈新阶

面对前列腺癌的高发态势,外科手术技术的革新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微创的治疗选择。其中,手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当前前列腺癌治疗的一大亮点。邓健主任介绍,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机器人辅助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精细,能够更精准的切除肿瘤。保护周围组织,从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流控和功能保护

“在机器人辅助下,我们能够更精确地定位肿瘤,实现‘指哪打哪’的精准治疗。”邓健主任形象地比喻道,“有一位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一周内顺利出院,控尿几乎未受影响,性功能保留率也大大提高。”

邓健主任还分享了一个早期发现的案例: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在体检时发现PSA轻度升高,随后通过多参数MRI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由于发现及时,患者接受了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

个体化治疗策略:从早期干预到综合管理

关于治疗,邓主任从以下几个层面分别做了解释:

1. 早期前列腺癌:积极监测与根治性治疗

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邓健主任指出,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分级(Gleason评分)、PSA水平及整体健康状况制定:

- 主动监测:极低危或低危患者可选择“主动检测”方案,定期复查PSA、做核磁共振检查等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高危患者的首选

- 根治性放疗:包括外照射放疗(IMRT)和近距离放疗(粒子植入),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希望保留器官功能的患者。

2. 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多模式联合治疗

对于肿瘤突破包膜但未远处转移的患者,邓主任强调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肿瘤特征等)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可能涉及新辅助治疗、手术、放疗及辅助治疗等综合手段。

3.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全身治疗为主导

当肿瘤转移至骨骼或其他器官时,治疗目标转为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

- 内分泌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去势抑制雄激素,是晚期患者的基石治疗。如:地加瑞克、戈舍瑞林等。

- 新型内分泌药物:如阿比特龙、恩扎卢胺等,可进一步阻断雄激素信号通路,显著延长生存期。

- 化疗与靶向治疗:多西他赛化疗适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PARP抑制剂(如他拉唑帕利)对存在HRR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效果显著。

- 放射性核素治疗:镭-223、镥-177等可精准靶向骨转移灶,缓解疼痛并延长生存。

4. 微创技术与精准医学的突破

邓健主任特别提到技术进步对治疗的影响包括前面提到的机器人手术的精细化和分子影像学指导治疗。

总体来讲,“前列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分层、全程管理’时代。”邓健主任总结道,“从早期筛查到个体化治疗,每一步都需科学决策。未来,随着免疫治疗、基因疗法等新技术的发展,患者预后将进一步提升。但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患者,现代医学都能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并最大化治疗获益”

“预防前列腺癌,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邓健主任最后强调,“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也是预防前列腺癌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研... 当提及年届四十却依旧孑然一身的男性,不少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经济拮据。 起初,我也深信这一论断,然而,去...
原创 立... 立秋后,“秋老虎”虎视眈眈,白天照样闷热潮湿,早晚才开始有那么一丝丝的凉意。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候,人最...
【汤医科普】二十四节气里的养生... 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气候适应性健康”列为全球公共卫生重点议题时,中国年轻人正在用保温杯里泡枸...
今日正式出伏!身体需要“3防”... 长达30天的三伏在昨日画上了句号,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日子结束了。从现在到秋分,是自然界阴阳变化交替的关...
痛风专家黄川云:国医大师推荐3... 关节隐痛、身体沉重,精神状态也不好 降酸不要只靠喝药 从日常饮水入手既排酸又养肾 今天给大家带来3款...
从指尖到心尖的故事|凝心聚力优... 通讯员 彭风华 罗旭霞 何晓晓 在肿瘤防治事业的道路上,祁东县人民医院肿瘤二科始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
一位医者的遗憾:缺席父亲弥留时... “河南周口那位医生跳楼前还完成了六台手术……这就是刻在医生骨子里的责任。”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夫妻柳”被大... 8月19日,甘肃敦煌突遭大风天气,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知名景观“夫妻柳”其中一株主干断裂倒伏。相关画面...
癌症是基因注定的,躲也躲不掉?...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家几口同时患癌”的新闻: 重庆某家庭中,31岁的小申(化名)体检时被查出甲...
从指尖到心尖的故事|孤村守灯人... 通讯员 滕朋 随着青壮年如潮水般涌向城市,留下的是日渐凋零的村庄和越来越多的白发身影——留守老人。 ...
豆腐是血脂“抑制剂”?医生:若...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范... 现在减肥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懂减肥的却很少,所以大家都在减肥,但只有少数人能够瘦下来保持住不反弹的。 ...
原创 淘...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在近日举行的男篮亚洲杯1/4决赛中,中国男篮以79-71战胜了韩国队,昂首进入...
抗氧化王者,这类应季水果对肾脏... 每年七八月份,正是李子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文学领域李子是顶流大咖,常常被古人用作比方:投桃报李,桃李满...
睡、倒、瘫、幻、梦怎么办?发作... 睡、倒、瘫、幻、梦怎么办?发作性睡病的这些知识,你越早知道越好! 小张,22岁,是一名大三学生。某天...
走路就头晕,与这3点有关,别自... 走路就头晕?与这3点有关,别自己乱猜了,大家好,我是河北省三甲公立医院的医生焦久存,身体没什么大问题...
【男言之隐】性功能下降可能是心...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男科专科 副主任医师 张志杰 勃起功能障碍(ED)作为男科常见病症之...
警告!肺动脉高压新药即将上市,... 在肺动脉高压(PAH)领域,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正吸引着医学界的目光。PAH是一种罕见但可能致命的疾病,...
左兴旺主任|甲状腺癌高发?揪出...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尤其当发展到中晚期...
孕期二甲双胍:保护妈妈还是伤害... 你是不是也听说过,二甲双胍在孕期能帮助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女性远离感染?但你知道吗,这背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