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结节到肺癌,究竟有多远?
创始人
2025-08-02 11:40:10
0

之前微博有这样一个热搜#25岁姑娘体检发现结节无症状确诊肺癌#,浏览量达3.9亿。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条新闻底下的留言栏,变成了患者问诊互助,不少人贴了家人的报告单询问大家:“有专业的朋友来帮忙看看吗?”

截图来自微博

相信不少人也忍不住去翻自己的体检报告……一不小心发现原来自己也有有结节,不免心慌,纠结是不是也要手术才放心。

借此机会,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再跟大家理一理肺结节这个事。

太长不看版

1、大部分的肺小结节(直径小于1cm)包括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都是良性的,对身体无害,绝大部分良性肺结节并不需要处理;

2、良性肺结节不会突然变成“恶性”,恶性肺结节可能需要随访观察才能被发现;

3、肺结节并不只有手术一种处理方式,发现后贸然手术可能弊大于利,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4、对于肺结节,随访观察也是很重要的处理方式。多数情况在随访过程中,根据结节风险权衡利弊择机手术才是最优选择。

一、肺结节是什么?严重的“大病”吗?

每个人去做肺部CT都可能发现肺结节,就像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几颗痣一样。

即使是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发现的肺结节,恶性结节也只占2.5%[1];在偶然情况比如体检、因其他疾病做肺部CT所发现的肺结节中,恶性结节的概率只会更低,属于低概率事件。

所以肺结节只是一个肺部表现的描述,不等于肺癌。

我们需要先明确的2点:

1、要100%鉴别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对肺结节进行穿刺或手术把结节切取出来进行病理化验,有癌细胞才能确诊是恶性结节。

但穿刺和手术是有创的,特别是手术的创伤和风险都很大,如果是良性结节却进行了手术,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医生根据你的CT图像里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边界等特征的变化规律,更有效准确地去判断这个结节的性质是倾向良性的还是怀疑恶性的、如果是怀疑恶性的又处于什么阶段,从而决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

  • 对于考虑炎症反应性结节——不需要任何处理。

  • 对于考虑良性肿瘤或者早癌病变——定期随访、继续观察结节的变化。

  • 对于怀疑恶性——就诊胸外科,决策手术时机。

三、发现结节要立刻手术吗?

1、发现肺结节并不意味着就要处理(比如吃药/手术),绝大多数偶然发现的良性结节不需要任何处理,并不会长着长着恶变了。

而恶性结节从一开始就是恶性的,只是在小的时候表现没那么明显,但总有一天会露出它的“真面目”;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一般是未来可能癌变、也可能不癌变的情况(比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即便癌变也往往需要经过漫长岁月。

2、如果是肺癌或癌前病变,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阶段,它的生长是十分缓慢的,倍增时间(也就是长大到原来一倍的时间)很长:

  • 纯磨玻璃结节的平均倍增时间为800多天;

  • 混杂磨玻璃结节的平均倍增时间为400多[2]

所以,研究表明,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来观察它的发展规律,它并不会一下子就长大了。

3、最终证实为早期肺癌的结节,在2cm内都是有很高的手术治愈率[2]。

如果对“肺结节”进行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对肺进行部分切除,包括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甚至肺叶切除。

都要切掉一部分正常的肺,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所以需要严格考虑手术指征及切除方式,尤其是针对有基础病的老年患者。

4、手术也会面临麻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我们也要权衡是否有必要或是不是现在就有必要面临这种风险。

所以,贸然手术除了要承受麻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还会过早地失去一部分肺的功能,况且,由于肺癌在儿童和35岁以下的成年人中很少见[3],也有一部分人手术之后发现肺结节是良性的,可能心里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也会觉得挺冤的。

当然通过CT检查不可能100%确定是不是恶性结节,任何时候手术都还是有可能切出来发现是良性的情况。

但如果我们耐心一点,等它的狐狸尾巴露出更多一点,可疑恶性的证据更多一点,承受不必要的手术概率也会低一些。如果有能力,尽可能请医生安排多学科会诊,确实考虑早期肺癌再做手术也不迟。

四、医生如何对结节进行“追踪”?

2、医生会根据每一次CT片上结节的表现、与前一次CT对比的变化来决定是不是需要继续随访,以及下一次随访的时间。特别注意:一定是前后CT片放在一起对比才能观察到结节的细微变化,而绝不是两次CT报告的对比。

五、超实用建议:线上问诊,医生怎么看片子更清晰?

如果需要线上问诊,切记能提供前后多次清晰的CT图像。

我们发现,很多人线上问诊时可能会直接拿着胶片拍照,请医生进行读片和分析。

但是,这样的图片不要说看清楚“结节”,连正常的大器官都没办法看清的。

正确操作

  • 最优级别:

    提供给医生电子薄层影像,现在很多医院会提供给患者阅片二维码,线上问诊的时候,提供给线上医生该二维码,医生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扫码阅览电子薄层影像,这是观察结节特点和变化规律最清楚的方式。

  • 次之选择:

    对于小结节,CT片子中往往只在几个层面显示,整大张CT片拍下来还是很难清晰地观察结节的特点、准确地评估结节的风险,所以线下就诊时可以请医生告诉你结节在哪一层,在医生帮助下对有结节的层面进行清晰的拍摄(选择高像素手机)再问诊。

  • 无奈之选:

    如果体检或偶然发现肺结节,又无法提供清晰的图像,可以考虑择期再到可提供二维码获取图像的医院复查后再进行咨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8月7日立秋,有钱没钱,多吃这... 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立秋之后,秋老虎还是很凶猛,气候多变,此时除了要给身体及时补充水分,还要注意养...
自闭症做食物不耐受检测有用吗?... 家人们,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自闭症这个沉重却不容忽视的话题。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每 ...
原创 农... 老张蹲在自家院门口,端着碗腌菜拌饭扒拉得正香,突然筷子“啪嗒”掉地上——半边身子麻了!儿子慌得背他往...
探索心灵深处:从专业诊断到中医... 《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专业视角下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 首先,《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是一本深入探讨精...
儿童眼睛是铅污染“重灾区” |... 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邀请浙江省内各...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提醒:... 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久坐”已成为不少上班族的常态。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缺乏有效的伸展与...
终于揭晓!大西洋发现新物种,保... 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广阔的大海中,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神秘物种?今天要告诉你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科学家...
包茎导致炎症反复,包皮真该割了... “每次小便都像针扎,内裤总有黄色污渍,和妻子同房后她总说痒…” 35岁的张先生满脸痛苦地描述。检查结...
立秋将至,“少吃2瓜,多食3白... 立秋将至,天气由热转凉,饮食也要顺应季节变化。民间有“少吃2瓜,多食3白”的养生智慧,再结合日常调养...
别再忽视你的大脑,科学使用让它... 你知道吗?你的大脑每天都在进行超能力操作,但它也可能因为你的忽视而变成‘脆弱的玻璃人’。本文将探讨如...
颠覆认知:男性性生活时长与质量... 性生活的质量已被广泛看作是衡量亲密关系幸福感的关键指标之一。很多男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性生活时间长好还...
甲状腺疾病要注意什么?7个小建... 甲状腺是人体很重要的器官,但是被很多人觉得它没有什么作用,即使患病对身体也没有危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接触人多了我发现:层次越高人越... “成功人士话少且冷淡,普通人才会话多自来熟。”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体验。 面对一个业内前辈,...
预防基孔肯雅热,中医药治未病健... 基孔肯雅热 (Chikungunya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 (Chikungunya...
王德敏主任的“心灵疏导”:疏解... 诊室里,空气仿佛也带着一丝干涩。一位中年女士紧抿着嘴唇,眼神焦虑地望向王德敏主任,双手不自觉地摩挲着...
原创 心... 两个年轻人的不同命运 小张和小李同时进入一家公司,起点相同,但三年后差距巨大: 小张:抓住每一...
原创 第... 第一次见家长,那种紧张和忐忑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就像我当初,和对象交往一段时间后,终于到了要...
原创 大... #大寒节气,吃这样东西补血又补铁,尤其适合女性喝! *探索大寒时节的温暖滋养,专为女性定制的补血补...
当妻子患上阴道炎,丈夫应该怎么... 当爱人确诊阴道炎后,丈夫的配合对她的康复特别重要。很多时候阴道炎反复不好,不是药没用对,而是夫妻之间...
越来越多的人因脑梗倒下!医生苦...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