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小陈有个习惯性动作—— 一思考就抓头皮,尤其最近工作压力大,头皮总觉得痒,他抓得更频繁,有时指甲都能抠下皮屑,偶尔抓破了也没当回事,觉得 “过两天就好”。
直到某天他发现头顶冒出个红肿的疙瘩,碰着就疼,还流黄水,才去看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头皮因为反复抓挠破损,引发了细菌感染,形成了毛囊炎,而且长期刺激让局部皮肤增厚,甚至出现了小块斑秃。
医生解释,头皮的皮肤很薄,抓破后容易让细菌趁虚而入,反复感染还可能破坏毛囊。小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想到抓头皮这点小事,居然能弄出这么多毛病。”
医生给他开了抗菌药膏,还叮嘱他剪短指甲,头皮痒时用指腹轻揉代替抓挠,洗头时水温别太高。两周后,他的头皮终于恢复了健康。
01
头皮上长的白色小颗粒是啥?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闲来无事时,手不自觉地就摸到头上,开始扣头皮,突然,一个小颗粒让你心中一喜,抠下了一个白色或米黄色的小颗粒。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小颗粒究竟是啥呢?
其实,这些小颗粒大概率是头皮油脂、角质细胞以及灰尘等混合形成的。当头皮油脂分泌过于旺盛,而清洁又不到位时,油脂就会和脱落的角质细胞黏在一起,再加上空气中的灰尘,慢慢堆积就形成了这些小颗粒。
如果只是偶尔抠出少量白色小颗粒,不用过于担心,注意头皮清洁即可。但要是出现瘙痒、疼痛、红肿等异常,出现大片的痘痘、小疙瘩,那就别拖着,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02
头皮上长的"小疙瘩",
或暗示4种疾病
1.毛囊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头皮油脂分泌旺盛、清洁不到位或搔抓头皮时,细菌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形成红色丘疹或脓疱,伴有疼痛或瘙痒。
2.脂溢性皮炎
与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有关,马拉色菌等微生物过度繁殖会刺激皮肤,导致头皮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搔抓后易形成小疙瘩,可能伴有瘙痒或脱屑。
3.头癣
由真菌感染引起,接触患病的人或动物后,真菌易在头皮定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上面有灰白色鳞屑,疙瘩多为炎性丘疹,具有传染性。
4.皮肤纤维瘤或肿瘤
皮肤纤维瘤是良性肿瘤,疙瘩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一般无自觉症状,但若短时间内突然增大、颜色改变或出现疼痛,需警惕恶变可能。此外,头皮恶性肿瘤虽罕见,但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出血,应尽早就医排查。
03
护好头皮,注意这4点
头皮是头发的“土壤”,其健康至关重要。想要护好头皮,以下四点需牢记:
1.温和清洁
选择适合自己头皮类型的洗发水,避免使用强碱性或刺激性强的产品。油性头皮可适当增加清洗频率,每周3 - 4次;干性头皮则每周2 - 3次即可。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过高的水温会损伤头皮和头发,导致头皮干燥、瘙痒。
2.合理饮食
饮食对头皮健康影响很大。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B、E的食物,如瘦肉、坚果、绿叶蔬菜等,它们能促进头皮新陈代谢,减少头皮屑产生。同时,少吃辛辣、油腻、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头皮油脂分泌,引发毛囊炎等问题。
3.减少刺激
尽量避免频繁烫染头发,烫染剂中的化学成分会损伤头皮和毛囊,导致头皮敏感、脱发。平时也要减少搔抓头皮,以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
4.规律作息
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内分泌,导致头皮油脂分泌失衡,加重头皮问题。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能让头皮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吴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