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医”说就懂丨娃吐到小脸发白,别喂药!
创始人
2025-08-01 11:12:37
0

孩子突然呕吐,小脸煞白,胃里翻江倒海——家长们这时候心都揪紧了,慌手慌脚想做点什么却又怕做错?别担心,多数情况下,只要做好防脱水护理,3天内就能慢慢好转。其实呕吐只是身体的一种信号,此刻最该做的不是急着止吐,而是科学预防脱水、找准原因,帮孩子的身体慢慢恢复。这篇文章就告诉你,在家该怎么一步步护理,遇到哪些情况必须赶紧去医院!

核心原则:呕吐是身体的“清道夫”,强行止吐不可取!科学应对防脱水!

第一步

呕吐发生时&刚吐完(急性期:0-2小时)

保持冷静,防止误吸

  • 立即将孩子侧卧或坐起并身体前倾,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误吸),尤其小婴儿和意识不清的孩子!

  • 清理口鼻残留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安抚孩子情绪,恐惧和哭闹可能诱发更多呕吐。

让胃休息!暂停进食

  • 绝对不要立刻喂水、喂奶、喂食物!这是最常见错误!刚吐完的胃非常敏感,任何东西都可能刺激它再次呕吐。

  • 建议“胃休息期”:从最后一次呕吐算起,至少禁食禁水1-2小时(小婴儿可酌情缩短至30-60分钟,但需密切观察)。让胃有充分时间“安静”下来。

第二步

谨慎开始补液(关键期:呕吐缓解后2小时起)

目标是预防脱水,不是止吐!补液必须极其温和、缓慢。

首选“神器”:口服补液盐(ORSIII)

  • 第一推荐!口服补液盐III。它含有精确的糖和电解质(盐、钾),能最有效补充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 自制补液盐:米汤+盐溶液(500ml加细盐1.75g),如果家中没有ORS并且不能很快买到。

  • 绝对避免:果汁(含糖高刺激胃)、碳酸饮料(含糖高气多)、浓汤(油脂盐分高)。

“小量多次”黄金法则

  • 工具:专用喂药滴管、小勺、小杯子。

  • 方法:每次只喂5毫升(约1茶匙)!喂完后,等待5-10分钟。

如果孩子没再吐,再喂5毫升。

如此反复,像“喂鸟”一样耐心。

  • 目标:第一个小时,能成功喂进去50-100毫升ORS液就算成功!不要追求量多,关键是不刺激呕吐。

  • 频率:只要不吐,可以持续这个节奏,少量多次喂。

如果又吐了怎么办?

  • 回到第一步:立即停止喂水,重新开始1-2小时的“胃休息期”。

  • 休息期结束后,再次尝试更小量(如2-3毫升一次)的ORSⅢ。

第三步

何时尝试恢复进食?

必须在呕吐完全停止或显著减少(如间隔数小时),并且孩子主动表示有饥饿感时开始。

食物选择:“温和”原则

  • 首选:米汤、稀白米粥(煮烂)、面片汤。

  • 避免:一切可能刺激或难消化的食物(蛋白、脂肪、糖分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油腻食物(炸鸡、薯条)、高糖食物(糖果、巧克力、甜饮料)、高纤维食物(粗粮、大量生蔬果)、辛辣食物。

喂法

同样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不要强迫进食!

第四步

呕吐随着病情好转可以自行停止,但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出现严重问题,请勿犹豫,立即就医!

呕吐物异常

  • 带血(鲜红色或像咖啡渣的暗红色)

  • 含黄绿色胆汁

  • 喷射性剧烈呕吐(尤其小婴儿)

脱水警示

  • 超过6小时无尿(尿不湿极干/大孩子不小便)

  • 哭时无泪

  • 口唇干裂

  • 眼窝凹陷(看起来眼睛深陷)

  • 囟门明显凹陷(小宝宝头顶软软的地方明显往下塌)

  • 精神差(嗜睡、叫不醒、异常烦躁不安)

  • 皮肤弹性差(捏起肚子上的皮肤,松开后超过2秒才回弹)

  • 手脚发凉、皮肤发花

其他严重情况

  • 剧烈腹痛(孩子蜷缩、拒按、持续哭闹)

  • 高烧不退(尤其小婴儿)

  • 头部受伤后呕吐

  • 伴有严重头痛、脖子僵硬、精神行为异常

  • 小婴儿(<3个月)反复呕吐

  • 睡眠中突然惊醒的呕吐

小贴士(医生给家长的话)

孩子吐完一直睡,需要叫醒喂水吗?→若能被叫醒、哭声有力,可让孩子安静休息,1小时后再尝试喂水;若叫不醒,立即送医。

呕吐时发烧,能吃退烧药吗?→体温>38.2℃且未频繁呕吐时,可喂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避免布洛芬(可能刺激胃);也可以选择小儿退热栓剂。

多久能好?→病毒性胃肠炎呕吐通常1-2天缓解,若超过3天未好转,需就医排查其他问题。

  • “胃休息”和“小量多次补ORS”是应对呕吐的基石。耐心很重要!

  • 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止吐药!儿童使用止吐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当使用有风险。

  • 呕吐后短暂禁食不会饿坏孩子,强行喂食反而加重负担。

  • 预防脱水是首要目标。ORS是您在家对抗脱水的最佳武器。

  • 相信直觉!如果您觉得孩子“不对劲”,别犹豫,带来急诊让医生看看。

总结处理流程

吐了>侧身防呛>清理口腔>安抚>禁食水1-2小时->尝试小量多次ORS(5ml/5-10分钟)->不吐继续->吐了再禁食->4-6小时不吐后试温和食物

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如果您按步骤操作后仍有担心,随时咨询医生——我们会和您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

参考文献:

范娟,李茂军,吴青,等.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的管理——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简介.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9):1459-1462.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19.005

文 | 盛梦奕

来源 | 科普中国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科普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新闻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挂号平台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预约挂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融媒体矩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2002年,俄罗斯复产的图-160战略轰炸机成功完成首飞,这一历史性时刻对俄罗斯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这...
爸妈老花眼突然消失,小心患上这... 拥有清晰的视力 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对于年迈的父母而言,同样重要 买菜、购物、接送孙子 跳广场舞、散步...
原创 人... 天气一热,吃他汀的我爸差点“躺平”在菜市场 “闺女,快回来!你爸在菜市场晕倒了!”上周我妈一个电话...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风湿... 在城市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风湿、痛风以及各类骨关节问题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据数据显示,当前30岁以上...
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为何要做这... 脑梗死,俗称“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卒中的70%。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
高血脂患者的水果选择:避开这三... 现在的生活要比几十年前好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上“富贵病...
HPV不是只有女生该打疫苗:男... 提到 HPV(人类乳突病毒),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子宫颈癌。但你知道吗?最新研究显示,HPV 引发...
疣、感染和低免疫力背后隐藏着什... 想象一个青少年,似乎总在生病,身上长满顽固的疣,医生却始终找不出原因。17岁的莎拉(Sarah),来...
原创 中... 到了中伏,天气就要进入特别热的时候,从传统养生来讲,这大热天可不单单是出汗让人难受,更关键的是身体会...
孕妈必看!避孕药治痘的真相揭露...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年轻女性在平台上分享生活点滴,其中不乏关于痤疮治疗的讨论。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社...
血脂高、血管硬、血糖不稳?一个... “体检单上血脂箭头全朝上,吃西药怕伤肝”“血管有斑块,医生说动脉硬化在进展”“肚子大、血糖忽高忽低,...
北京菌一生:年年复查没问题,为... "我每年都按时查头颈部,谁能想到这病会偷偷跑到肺里啊..."45岁的李师傅拍着CT报告单,声音都在发...
老年之困:当神志不再清明,我们... 年岁的车轮碾过,白发渐生时,我们最畏惧的或许不是身体的衰败,而是那双曾经明亮的眼睛逐渐蒙上认知的雾霭...
南昌第五医院江辉主任:以温情守... 在南昌第五医院甲状腺科,有一位深受患者信赖的医生 —— 江辉主任。从医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怀揣着对医学...
铜摄入:中风后认知健康的隐秘钥...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在中风后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可能的答案——铜。 随着全...
聚焦技能提升:湖南31名盲人医...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本报记者 陈艳阳 实习记者 王卓雅)7月31日,由湖南省残疾人劳...
贾永忠主任提醒,三伏天,甲亢患... 三伏天热浪滚滚,医院诊室中,贾永忠主任刚刚接诊了一位危重甲亢患者:心率狂飙至180次/分钟,同时剧烈...
超千家医院已开设“乙肝临床治愈... “医生,我乙肝感染十几年了,还有没有可能治好?” 对于大多数乙肝患者而言,每天需要吃一次核苷类药物对...
血糖高不高看身体麻不麻?四肢有...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街头巷尾...
距离立秋还有5天,记得“吃2肉... 还有5天就立秋啦!日历一翻,空气里那丝若有似无的燥气,还有早晚那点悄悄溜进来的凉意,都在提醒咱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