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乙肝感染十几年了,还有没有可能治好?”
对于大多数乙肝患者而言,每天需要吃一次核苷类药物对抗体内病毒。虽然这种药的服用方法简便,在集中带量采购的有利政策下,每月治疗只需不到10元,但往往需要长期服药(5-10年)。更麻烦的是,仍有大量患者面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风险。
近年来,乙肝 “功能性治愈” 研究正悄然改变着无数患者的命运。
据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功能性治愈的乙肝病例达到10240例,创造了全球乙肝治疗领域的惊人成就。
39深呼吸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下称南方医院)肝炎义诊活动获悉,“功能性治愈”能够有效降低肝癌等疾病风险,让乙肝患者从终身服药中解放出来,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
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家医院开设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随着药物迭代升级与治疗策略优化,越来越多的乙肝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
乙肝患者抗病毒10年,转用新疗法走向治愈
我国乙肝病毒的流行率接近6%,据统计,全国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者超过7500万。在人头涌动的南方医院肝病中心门诊,八成患者都是病毒性肝炎,而数量最多的就是乙肝感染。
◎ 肝病中心门诊。/ 图:作者摄
38岁的阿杰(化名)是其中之一,他被确诊为乙肝“小三阳”且已接受抗病毒治疗达10年之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阿杰体内的乙肝病毒定量(HBV DNA)持续处于检测下限以下。这表明抗病毒治疗对抑制病毒复制起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仍然高达981 IU/mL。
肝癌患者中90%以上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有明确肝癌家族史的阿杰内心充满恐惧。他在复诊时神情焦急地询问医生:“还有没有更好治疗方案,只要能控制住病情,我都愿意试一试。”
专科医生在全面评估阿杰的病情后,告诉他:医院正在开展一项乙肝治疗创新临床研究项目。该研究聚焦于一种新型“病毒抑制+免疫激活”联合疗法,能够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同时,通过特定的免疫调节机制,显著降低甚至清除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
◎ 乙肝病毒。/ 图:锐景视觉
阿杰心动了,立即报名参加。在肝病临床研究中心,阿杰在维持原有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定期接受治疗。经24周的系统治疗,他的HBsAg从最初的981 IU/mL大幅下降,直至检测不到(<0.05 IU/mL)。
完成创新疗法疗程并停药后,经过24周密切随访观察,阿杰的HBsAg持续转阴,同时HBV DNA也始终未被检出。医生告知他:已经成功实现了乙肝“功能性治愈”。
这意味着阿杰无需每天定时吃药,摆脱了药物副作用的顾虑,更重要的是,未来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将大幅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医生鼓励慢性乙肝患者追求功能性治愈的原因所在。
我国每年因病毒性肝炎感染发生肝癌的人数超过30万,由此造成每年相关医疗费用支出超过2000亿元。如果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可明显降低相关疾病负担及死亡风险。
小核酸新药突破瓶颈,乙肝治愈率提至30%以上
乙肝功能性治愈,即临床治愈,指患者在停用所有抗病毒治疗药物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被长期抑制,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DNA(HBV DNA<10 IU/mL),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0.05 IU/mL),伴或不伴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肝功能恢复正常。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患者知晓“乙肝功能性治愈”或“乙肝临床治愈”概念,大部分人仍信“乙肝治不好”,甚至更相信“民间秘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段钟平教授团队调查发现,只有11.2%的乙肝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功能性治愈。
“在病毒性肝炎中,防治压力比较大的依旧是乙肝,很多患者治疗不积极。其实,经有效治疗,部分乙肝患者可以实现功能性治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告诉39深呼吸,对于功能性治愈,很多患者并不理解,“我经常跟他们说,最核心的指标就是表面抗原转阴,然后病毒也转阴,肝功能正常,且全部停药半年以上。”
◎ 世界肝炎日义诊活动现场。/ 图:123rf
不少患者也没有认识到,未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和达到功能性治愈的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有很大差别。侯金林介绍, 功能治愈可以使乙肝患者的肝癌的发生率从7.8%降到0.6%-1.88%,远远低于前两类人群,这一数据已经非常接近健康人群的水平。此外,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发生风险也会大幅下降。
那么,乙肝功能性治愈率高吗?这是广大乙肝患者关心的问题。侯金林等医学专家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乙肝临床治愈。
“核苷类药物和长效干扰素,作为乙肝治疗的常用抗病毒药物,但长期治疗后,能够实现乙肝治愈的患者比例仍不足10%。”侯金林称,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很难获得功能性治愈,亟需探索新型的乙肝药物,近年来小核酸药物取得了显著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侯金林教授团队于2024年在国际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磅成果—— 引入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药物和免疫激活药物的治疗策略,使得乙肝治愈率突破30%大关。对于乙型表面抗原水平低于1000 国际单位的患者,治疗后乙肝治愈率可高达47%。
预计未来2—5年随着多种小核酸药物上市,乙肝功能性治愈将进入新的阶段。侯金林对此充满期待,他说:“现在我们研发的小目标是,乙肝功能性治愈,通过半年到一年能达到30%以上。 未来,我觉得像丙肝一样,治愈所有的乙肝病人也绝对不是空想。 ”
开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提高基层诊疗能力
近日召开的2025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第七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传来消息:我国已有超过1000家医院设立了“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而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自今年3月开设以来,门诊量不断增加,暑期更是迎来小高峰。
该门诊为乙肝患者提供“全病程科学管理”的诊疗新模式。从筛查、诊断到治疗随访,提供“一站式”服务,覆盖乙肝母婴阻断、乙肝临床治愈、肝癌早筛等关键环节。
来自清远的梅大姐(化名),在17岁体检时查出乙肝,每天很乏力,睡眠也不好,确诊后一直在南方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她在医生帮助下通过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成功,孩子没有被感染,如今已上高二了。
得知医院开展肝炎义诊及免费检查,她当天带着孩子坐早班车赶到广州。“刚刚刘志华教授看了我的检查结果说挺好的,孩子也有抗体。”梅大姐乐观表示,乙肝只要规范治疗,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我相信自己有一天也会被治愈。”她提醒,家庭有乙肝阳性的,建议其他所有成员都要主动接受检查。
作为乙肝筛查,可以做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定性检查,只需要扎手指获取1滴血,大约20分钟就出结果了。阳性人群再进一步行病毒定量、肝功能、B超检查,同时结合甲胎蛋白等临床指标。
◎扎手指做乙肝快速筛查。/ 图:作者摄
据悉,广东省正在加速推进肝炎普筛,官方发布的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方案提到,以20-70岁居民为目标人群,在57个县(市)开展肝炎免费筛查,将建立“防、筛、诊、治、管”于一体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预计到2026年底,全省70%目标人群完成筛查。
作为重大传染病,乙肝的治疗理念正在持续更新。一方面,早筛查、早发现仍是核心,医生呼吁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另一方面,乙肝功能性治愈成为共识。
不过,一线医生依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普通大众对乙肝的认知缺乏,许多人连传播途径都不搞明白。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志华表示,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有着清晰且明确的传播路径。但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及家属,特别是基层老百姓依旧认为,日常接触会传染,不能跟乙肝患者一起吃饭等。
“门诊发现不少乙肝病人有着强烈的病耻感,” 刘志华半天门诊看50-60个病人,在诊治疾病之外经常要花费不少时间跟病人和家属做科普,消除他们对乙肝的恐惧和误解。
为了提高普通群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率,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医生团队近期带领大学生到韶关市曲江区枫湾镇开展暑期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把健康的理念和健康的知识带给当地群众,提高他们对病毒性肝炎的知晓率,让更多人愿意接受肝炎筛查。”刘志华说到。
面对世卫组织提出“2030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目标,我国病毒性肝炎现有诊断率仅27%,治疗率更低,只有15%。刘志华称,消除肝炎强调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那么首先必须提高知晓率;其次,让医疗优质资源下沉,使基层医院具备对病毒性肝炎的筛、防、诊、治、管的能力。
也就是说,让一个个“梅大姐”在家门口就能治疗乙肝,不必再跑到省城大医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作者|叶芳
排版|深深
通讯员|屈理慧、钟春秀、蒋美玲
封面|123rf
首图|作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