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说,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这病从哪儿来?一个刚会爬的孩子,谁见过他对世界失去好奇?
他追着光影咯咯笑,抓不住的东西反而更吸引他。
可后来,那光怎么就黯淡了?
有些孩子,不过是春天开得迟一点的花。
他们不是笨,是节奏慢了一拍。
可教室里等不及。
一道题没跟上,一个拼音念慢了,“笨”的标签就贴上来了。
这标签黏糊糊的,甩都甩不掉,糊住了孩子看知识的眼睛。
兴趣?爱什么不爱什么,在这里不重要。
重要的是解方程快不快,逻辑推理强不强。
你爱画画?那是“不务正业”。
你喜欢摆弄花草?考试又不考这个!
那些本该绽放的独特光芒,在统一答案的挤压下,一点点被磨灭。
学习本该是探索世界的奇妙旅程,怎么就成了令人窒息的赛道?
同学不再是伙伴,成了需要提防、需要超越的对手。
分数像一把冰冷的尺子,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那个总在“下游”的孩子,在无声的鄙视里,感觉脚下的土地在流失。
学校本该是安全、平等的地方,却成了让他想逃离的孤岛。
他缩回自己的壳里,拒绝长大,拒绝学着跟人打交道。
孩子卡在作业里,一道题不会做,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明明只是知识不熟悉,跟“笨”有什么关系?
可有些家长,张嘴就是:“你怎么这么蠢?”“别人都会,就你不会!”
字字句句像钉子,扎进孩子的自尊里。
日积月累,那点学习的勇气,早被扎漏了气。
孩子大了,像渴望破茧的蝴蝶,翅膀需要空间去伸展。
可父母的手还攥得那么紧,仿佛松开一丝缝隙,孩子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一场关于“手机该不该收”、“几点必须回家”的“权力斗争”天天上演。
家成了拉锯的战场,书本?早被炮火掀到了角落里。
更可怕的是,焦虑像空气里的尘埃,无处不在。
大人们把学习捧上了神坛,仿佛那是通往未来唯一的神圣阶梯。
“考不上好大学你就完了!”
“学习是你唯一的出路!”
这些沉甸甸的话压下来,学习那点天然的好奇和乐趣,早被挤压得无影无踪。
学习本该是点亮心灵的灯,如今却成了压垮孩子的山。
你说他厌学?不,他不是讨厌知识本身。
他讨厌的是那个贴标签的环境,讨厌的是被剥夺呼吸的窒息感,讨厌的是那永远达不到的、被神化的期望。
他在喊:“我不讨厌学习,我讨厌你!”
当他在学校里找不到一点自信,找不到被尊重的感觉,找不到“我能行”的快乐,他会怎么办?
心空了,总要找东西填满。
于是,他转向虚拟世界的怀抱——网游里一刀999级的痛快,动漫里热血沸腾的伙伴,电视剧里浪漫的幻梦,甚至一场青涩的早恋。
他在这些地方拼命寻找学校里丢失的东西:一点关心、一点被欣赏、一点“我能做到”的成就感。
这是孩子绝望中的自救,他在拼尽全力,想抓住那些生命中本该拥有的美好。
可惜,大人们常常看不懂这场挣扎。
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的“堕落”:沉迷游戏?送去电击!看动漫?手机没收!早恋?关起来!一顿粗暴的围追堵截,把孩子推得更远。
最后,孩子彻底关上了心门,连那点自救的微光也掐灭了。
当一个孩子已经用脚投票,拒绝走向学校,我们还能做什么?
理解他背后的求救信号
他不是懒惰,更不是故意作对。
他只是被一个巨大的难题困住了,他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惩罚。
他此刻最需要的,是能并肩作战的“盟军”,而不是把他推回困境的“狱卒”。
成为他可靠的“安全基地”
让他知道,那些他拼命在虚拟世界里找寻的东西——被信任、被关心、被肯定、小小的成就感,在现实里,在你这里,他一样能被稳稳接住。
把他成长中被剥夺的营养,一点一点,重新补给他。
放下“立竿见影”的幻想
今天好好说话,明天他就该听话了吧?
今天理解他了,后天他就该回学校了吧?
他开始看书了,下次考试就该突飞猛进了吧?
快丢掉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疗愈心灵的时间,远比你想的要漫长得多。
耐心点,再耐心点。
父母,请守住“父母”的位置
学习再重要,也别让家里所有人都变成“老师”。
如果爸爸是数学老师,妈妈是语文老师,爷爷奶奶是督学...
孩子环顾四周,全是管他学习的人,他还能去哪里寻找那个无条件接纳他、让他安心依靠的“爸爸妈妈”?
家是港湾,不是第二个教室。
大人,请扛住你自己的焦虑
别让学校和社会的压力,经过你的放大镜,成倍地压到孩子瘦弱的肩膀上。
你需要的是找到自己情绪的出口,用更灵活、更智慧的方式去化解这些压力,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做一个加压泵,把所有的重担都转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厌学,从来不是天灾。
那看似坚固的壁垒,往往是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在无意中,一砖一瓦亲手砌起来的。
是我们亲手制造了这场心灵的“人祸”。
拆除这壁垒,需要我们放下身段,看见孩子真实的困境;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去修补那些被损伤的信任;更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去反思我们习以为常却可能伤人的方式。
孩子的心是一块敏感的土地,我们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如果此刻你的孩子正在厌学的泥沼里挣扎,请停下指责的手,弯下腰,看看他脚下的荆棘。
也许,你伸出的手,就是带他走出困境的那道光。
如果你在这条路上感到迷茫、无助,或者孩子的心门紧闭让你无计可施,我的私信一直开着。
别怕心事重重,百恩陪你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