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儿科大会上,儿科胃肠病学专家亚历克西斯·莫斯卡博士揭示了儿童益生菌使用的最新指导意见。这项指导明确了何时应该使用益生菌,并预览了即将发布的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会(ESPGHAN)的相关建议。
ESPGHAN指出,只有少数益生菌菌株在儿童中具有实际效果,特别是在治疗急性腹泻和婴儿绞痛方面。益生菌被建议用于特定的儿童消化问题,包括急性胃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医院感染性腹泻和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ESPGHAN识别出少数具有确切益处的菌株,包括鼠李糖乳杆菌、布拉迪酵母菌和罗伊乳杆菌等。
专家们强调,开具益生菌仍然复杂。许多市售产品缺乏必要的细节,如菌株标识、剂量或潜在污染物。临床医生被敦促指定确切的菌株或产品,而不仅仅是写“益生菌”。
虽然法国允许在食品补充剂中使用“益生菌”一词,但产品质量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研究显示,许多益生菌产品的标签与实际成分不符,甚至存在污染迹象。全球研究发现,益生菌产品标签与内容之间存在重大差异,仅有57%正确列出了内部成分。
对于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益生菌使用,莫斯卡博士及其团队在《儿科胃肠病学与营养杂志》中探讨了是否应该常规添加益生菌。研究结果显示,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常规使用这些菌株。
虽然某些人乳寡糖可能在高剂量时软化大便,但没有显示显著的临床益处。益生元如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仅对大便频率或软化有轻微影响。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