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牛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半年暴瘦15斤的背后,竟藏着一个凶险的“定时炸弹”——三期肺癌!更棘手的是,肿瘤位置刁钻,手术风险极高。幸运的是,深圳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胸外科等专家团队强强联手为牛大爷开胸做了“右上肺袖式切除”,最终让老人转危为安。如今康复出院的牛大爷,亲手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最初我们都以为是年纪大了消化不好,可是后面渐渐开始频繁咳嗽,偶尔还带着血丝,这才来医院检查。”牛大爷的家人介绍,由于肿瘤的位置棘手,医院提供了两种治疗方案,要么切除整个右肺,虽然手术简单,但以后呼吸会变得困难,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要么开胸做右上肺袖式切除,但是创伤大、恢复慢,对高龄患者风险极高。牛大爷和家人陷入了两难。
辗转之下,他们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肺癌MDT团队求医。经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血液与肿瘤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决定先给牛大爷进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等肿瘤缩小后再手术。经过5个周期的新辅助治疗后,牛大爷的肿瘤明显退缩。胸外科医生发现,牛大爷的右肺动脉干根部未被侵犯,确定有把握安全、彻底地完成这台手术。
“我们可以用单孔胸腔镜做支气管袖式切除,既能彻底切掉肿瘤,又能保住中下肺。”该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明介绍,支气管袖式切除是将病变肺叶连同相邻的右主支气管切掉一截,再将右主支气管与保留的右中间(中下叶肺)支气管进行吻合,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
手术当天,王明及其团队成员仅通过一个3厘米的小孔,在胸腔镜下精准切除了病变的右上肺叶和一段支气管,再像“接水管”一样,把健康的右主支气管和中下叶支气管重新吻合。整个过程犹如在肺上“绣花”,稍有不慎就可能大出血或吻合口漏气,幸运的是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第一天,牛大爷就下了床。第四天,他顺利出院。病理结果显示淋巴结转阴,肿瘤活性仅剩40%,这意味着治疗效果远超预期。
文、图、视频 | 记者 王俊 通讯员 曾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