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斑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出现白色病变的慢性疾病,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范畴,主要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型和硬化性苔藓两种类型,好发于中年女性,幼女也可能患病但青春期可能自愈。该病以顽固性瘙痒和灰白色斑块为典型表现,严重时会导致外阴萎缩、皲裂甚至阴道口狭窄,虽癌变率较低(鳞状上皮增生型约2%-5%),但需警惕长期不愈可能发展为外阴上皮内瘤样变。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虽不具传染性,但常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早期发现需关注外阴持续瘙痒、色素减退或皮肤粗糙增厚等症状,尤其绝经后女性出现外阴萎缩或幼女诉肛周不适时应及时就医,确诊需通过病理活检排除白癜风等其他皮肤病。
预防重点在于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化纤内裤和过度清洗,控制慢性疾病,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并调节情绪压力。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鳞状上皮增生型采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化性苔藓选用性激素软膏,混合型需联合用药,激光可用于改善血运,仅对反复发作或癌变倾向者考虑手术切除。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期禁止性生活以防感染,术后性功能可能受影响但多数可逐渐恢复。该病属妇科顽疾需长期管理,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