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眼底”这个眼科常用词汇,许多非医疗行业人士认为在眼球下方,其实不然,那眼底在哪呢?
眼底其实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即眼球的内膜——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随着大众医疗专业知识的提升,眼底疾病已经越来越被大家熟悉,其中眼底彩照、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科B超都是眼底疾病检查的常用手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些疾病在影响人体代谢和心血管机能的同时,也会对眼底的血管、视神经等造成损害,增加了此类患者的失明风险。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挽救眼底病患者的光明十分重要。
眼底疾病往往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若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引起警惕了:
1. 视力下降:视力逐渐模糊,也可能突然丧失。
2. 视物变形:看到的直线变成了弯曲的线条。
3. 眼前黑影:眼前总有黑影飘动,这可能是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脱落的前兆。
4. 视野缺损:视野中有部分区域看不到。
常见的眼底病
0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进而引发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在眼底出现早期缺血及出血改变时,应尽早进行眼底激光治疗,若错过激光治疗期,出现玻璃体积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晚期眼底改变,则需要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
0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是视网膜上的一个关键区域,负责中心视力的形成。黄斑病变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等,导致中心视力丧失。该病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中心暗点等,严重影响老年人中心视力。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坚持治疗的大部分患者可维持视力。
03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主要包括玻璃体病变、黄斑病变、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
中高度近视人群要定期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和眼球受到撞击。若筛查时发现视网膜裂孔或格子样变性等眼底病变,即使毫无症状,也应该积极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以降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变发生的风险。
一旦发现视力下降且矫正视力不提高时要及时就医,不要认为是近视度数加深延误治疗。
04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是眼底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从正常位置脱离,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或失明。此病病情较复杂且严重,若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则引起严重视力障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全视网膜脱离。
除了部分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采用药物治疗,其它类型视网膜脱离基本都需要手术。及时就医,尽快手术可挽救视力甚至恢复正常视力,延误治疗则可能失明。
健康的眼底是眼健康的重要基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呵护,做到定期检查,一旦出现眼底问题,及时就医,尽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