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延缓心血管衰老!Cir Res文章
创始人
2025-07-22 11:09:29
0

#高温健康手册#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随之而来的是与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的“头号杀手”,疾病负担也随年龄增长而加剧。

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运动可以延缓心血管衰老,利于预防和管理心衰。

文章指出,每个人都会经历年龄的增长,但生理衰老(biological aging)却因人而异,受生活习惯、基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慢性疾病的发生可被视为生理衰老的结果。部分人群呈现出加速衰老表型,即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层面过早出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与健康衰老不同,加速衰老是病理性的,会导致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已确定8种衰老标志是心血管衰老的共同特征,包括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观遗传改变、蛋白质稳态丧失、自噬功能障碍、营养感知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和细胞衰老。这些衰老标志的活性增强与加速衰老表型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衰弱: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加速衰老表型

加速衰老意味着在几乎所有器官系统中存在亚临床疾病和功能缺陷,这会导致储备能力下降和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在临床上表现为衰弱综合征。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多种基因与衰弱相关,这些基因同时也与加速衰老和心血管疾病有关。在无心血管疾病的社区居民中,衰弱的患病率约为15%。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衰弱的患病率要高得多(据报道高达75%)。

在与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中,衰弱与更高的瓣膜性心脏病风险相关,如主动脉瓣狭窄、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尤其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其本质可视为加速衰老的一种表现。在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衰弱也与更明显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

多种疾病共存、肥胖、衰老、缺乏身体活动和全身性炎症的累积效应,会导致一种加速衰老表型,其特征为肌肉减少症、线粒体和内皮功能障碍以及毛细血管减少。这些情况会造成生理储备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心肌和骨骼肌肌病。这些变化与HFpEF的病理生理学相关,目前HFpEF被视为一种老年综合征,其主要病理生理决定因素包括加速衰老、肌少症和衰弱(图1)。

心血管系统的衰老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体现。随着年龄增长,左心房会逐渐扩大,左心室质量和壁厚度也会发生变化,心脏瓣膜可能出现钙化,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这些变化会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有氧运动能力减弱,进而增加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规律的身体活动和运动训练能延缓衰老

研究证实,身体活动和运动训练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加速衰老的生物学效应。它们具有多种有益作用,已成为治疗以加速衰老表型为特征的疾病的有效手段。

运动训练能在多个组织中产生有益的适应性变化,从而减轻与衰老相关的改变。运动训练可提高心脏顺应性,改善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延缓年龄相关的左心室僵硬和舒张功能障碍。在外周血管层面,由于内皮功能改善和肌肉血流量增加,运动时的峰值氧摄取能力得到提升。骨骼肌体积增大,进而增强收缩功能。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的减少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减轻炎症。在亚细胞层面,运动能改善线粒体含量和能量代谢。这些适应性变化共同作用,可提高有氧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改善身体功能、减轻衰弱程度。

即使是老年久坐人群,经过3个月的有氧训练,骨骼肌的线粒体含量和功能、毛细血管密度等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氧气的利用效率,增加有氧运动能力。

不同强度和类型的运动(如中强度持续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抗阻训练)都有好处,不过中强度持续训练的研究证据更充分,适用人群更广。抗阻训练能改善身体成分、增强肌肉力量,与有氧训练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运动利于心力衰竭的预防和管理

大量研究表明,身体活动水平与心力衰竭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遵循指南推荐的身体活动水平(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至剧烈有氧运动)可降低心力衰竭风险,且活动量越大,风险降低越明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对降低HFpEF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对于已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运动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中,运动训练可降低全因死亡率或住院风险;对于HFpEF患者,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在提高峰值摄氧量方面的效果可能优于HFrEF患者。研究显示,心衰患者坚持运动可使再住院风险降低30%。

我国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也强调了运动在全年龄人群中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并推荐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应考虑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 5 次,每次20~60 min)。(Ⅰ,A),这不仅降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还降低了医疗费用。(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医生:65岁后,血压若不越过这...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糖尿病高血糖不怕:10个生活妙... 一发现血糖偏高就慌了神,其实,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今天,我们就来分享10个...
克宫:普京将于9月访华,俄方正... 环球网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等媒体当地时间2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
甲状腺术后要终身吃药?医生说:... 甲状腺手术后,很多患者会问医生:“术后需要终身服药吗?”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因人而异。专业医生表示,...
双流东升丰乐社区启动“全程认知... 7月18日,在成都市民政局、双流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双流区东升街道丰乐社区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支...
00后的“保命新四样” “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位,分别是旅游、数码产品和保健养生。” 文 / 巴九灵 “舌苔偏...
赵丹阳医生:心梗为何找上门?揭... 心肌梗塞的发生并非偶然,在中医看来,这是身体气血运行长期出现问题的结果。就像道路长期拥堵会引发事故,...
北京融科医院陈彦蓉警告:大暑贪... 大暑已至,高温与湿气交织,许多女性朋友发现小腹悄然“膨胀”,浑身黏腻不适。这其实是暑湿侵袭脾肾的表现...
【天天健康】大暑正伏天,养生须... 今日迎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正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节气常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
茄子成为关注对象!医生提议: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大... 这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接下来二十来天,那高温简直要把人烤化了!而且大暑时暑邪和湿邪交替,咱的身体可容...
原创 中... 在晚期肿瘤的治疗领域,除了常规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中成药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养正消积胶囊、金龙胶囊与...
原创 别... 姐妹们,今天咱来唠唠感情里那些事儿。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谈个恋爱,就整天琢磨男人到底爱不爱自...
看懂医保部门下的“医保钱包”这... 根据国家医保局7月9日消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武汉热门关注:种植牙后饮食注意... 种植牙后饮食注意事项,种植牙为许多缺牙患者带来了口腔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术后的饮食护理对种...
西藏自治区政府原主席齐扎拉被“...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今年落马的首个正部级“老虎”已被处理。2025年7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
痛心!28岁小伙擅自停降压药,... 28岁的易先生(化名)近年来发现有高血压病,最高时可以达到180/100mmhg(正常值:90-14...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新希望!李旺...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
原创 3... 还记得那位复旦女博士于娟吗? 33岁患癌,不断与病魔斗争,最终还是不幸离世,在生命的最后写下《为啥是...
男人深爱时的3个致命软肋:越爱...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爱是又娇嫩又羞怯的东西,犹如闪电,出现一次就不再重复。" 当男人彻底沦陷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