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虾仁时泡沫多=用了保水剂?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创始人
2025-07-21 09:41:27
0

“洗虾仁时泡沫多=用了保水剂”

最近,网上有个说法非常流行:“用水洗虾仁的时候,如果洗很久都还有泡沫,是加了保水剂的,吃了对身体不好。”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毫无科学道理。

洗虾仁时的泡沫主要是虾仁中蛋白质溶出引起的正常物理反应。合理使用保水剂能让大家吃到口感更好的水产品,正常使用的安全性也很好,大家不用对保水剂谈虎色变。

最近,网上有个说法非常流行:“用水洗虾仁的时候,如果洗很久都还有泡沫,是加了保水剂的,吃了对身体不好。”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洗虾时的泡沫。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说结论,并非如此。

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洗虾仁时的泡沫主要是虾仁中蛋白质溶出引起的正常物理反应。二是大家也不用对保水剂“谈虎色变”,合理使用保水剂能让大家吃到口感更好的水产品,正常使用的安全性也很高。

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

虾仁洗出泡沫,

是怎么回事?

泡沫的本质是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后,空气被包裹形成的小气泡。

泡沫本身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通常纯液体不会产生泡沫,但液体中如果含有一种或几种具有起泡和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就能产生持续存在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的泡沫。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指的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合物,当有搅拌等机械作用时,空气进入液体并被包埋进去形成泡沫。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亲”分子,既能和水分子亲热,也能和油分子亲热。食物中的很多生物大分子都具有这种“两亲”的特征,比如一些蛋白质多糖等

我们平时喝的牛奶,你搅一搅就会有泡沫,就是因为牛奶里有水和蛋白质,蛋白质就是一种很好的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很好地形成泡沫。

洗虾仁时出现的泡沫,主要也是因为虾仁自带的“蛋白质”新鲜虾仁含有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占虾肉蛋白质的 80%)这些蛋白质就是很好的“表面活性物质”,在冲洗的时候,因为水流的物理冲击会带入气泡,在蛋白质表面活性作用下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包裹空气形成泡沫如果你把水龙头关掉,静止一段时间,泡沫就没了。

去海边玩过的朋友肯定都见过海边就经常有很多泡沫,在海浪多的时候泡沫更多,很多人觉得很脏,以为是污染。其实,这并不是污染是海洋生物死亡后分解出来的蛋白质被风浪翻起来产生的泡沫。

此外,脏功能有问题的人,尿尿有泡泡也是因为蛋白质,医学上将这种症状称为“蛋白尿”。

保水剂是“洪水猛兽”吗?

受今年 315 晚会的影响,大家现在对保水剂是谈虎色变。实际上,保水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大家不用如避猛虎。

第一,合理使用保水剂利大于弊。

虾等水产品中使用磷酸盐保水剂是国际通行做法,保水剂也是很多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比如磷酸盐。

保水剂磷酸盐能使水分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部让虾的口感更嫩,也便于长途运输保存,可以让居住在内陆地区、远离海边的人们也能吃到口感鲜嫩的水产品。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住在海边、随时都可以吃到现捕捞的海鲜。

第二,磷酸盐保水剂的安全性好,正常吃的风险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我国居民摄入的磷也在安全范围内。

很多人担心保水剂不安全。其实,磷酸盐的安全性很好。大家并不用对磷酸盐如避猛虎。

磷酸在人体中普遍存在,磷在很多食品中也天然分布非常广泛,比如,生鲜肉中磷酸盐的本底含量为 1.37~6.65g/kg,其中猪肉的含量平均值为 4.35g/kg,牛肉中的含量平均值为 4.79g/kg。据《2010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分析,水产品中总磷酸盐含量范围为 665.77-19938.02mg/kg(0.66-19.94g/kg)

磷酸盐的毒性非常小,而且,我们的身体中天然就有很多磷酸和磷酸衍生物。人体组织最基础的物质蛋白质中就有磷酸物质的存在;我们人体最基本的生化反应也开始于磷酸化。人体的能量物质就是三磷酸腺苷,也是结合有磷酸基团的物质。

磷同时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摄入足够量的钙和磷才能够形成骨骼。平常吃的大豆等很多食物中都有磷的存在,要用平常心对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出,成人每日磷元素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 3500mg。根据 2015 年的调查数据,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的磷是 909.83 毫克,是在健康范围内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磷每人每日最大容忍摄取量,是体重每公斤 70 毫克。对于体重 60 公斤的人,磷酸盐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MTDI)大约是 12.9g。只要正常饮食,完全不用担心有啥安全问题。

照“谣”镜

“洗虾仁时泡沫多=用了保水剂”这个谣言属于非常典型的公众对正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担忧所造成的误解。

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存在担忧是正常的,但很多时候这种担忧可能源于对食品添加剂缺乏了解。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评估和安全性测试。只有经过科学验证、对人体无害的添加剂才会被批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评估和安全性测试。只有经过科学验证、对人体无害的添加剂才会被批准使用。

而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是十分必要的。许多食品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很容易变质,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可以有效延长保质期,减少食物浪费。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和风味,提升消费者的食用体验。

文章首发 科学辟谣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参考文献

[1]陈玉峰,巫丽君,严红云,孙怡,高肖静,刘书来,丁玉庭,周绪霞. 食品体系中泡沫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2, 43(21): 386-395.

[2]郭祉含,王嵬,贾志慧,等.磷酸盐保水机理及其对水产品保水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3):708-714.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0.03.009.

[4]王莹莹.水产品中多聚磷酸盐的含量测定及风险评估[D].青岛大学,2012.

[5]黄秋敏,王柳森,张兵,等.1991—2015年我国九省(自治区)成年人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及其人口学特征[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9,36(05):410-417.DOI:10.13213/j.cnki.jeom.2019.19089.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焦虑症伴抑郁,你是真焦虑,假抑... 很多朋友讲: “我是又焦虑又抑郁。” 表面上看是这么回事,不过按过去的经验来讲,你这是真焦虑,假抑郁...
黄力医生:心梗来临前,身体会发... 心肌梗塞发作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但在中医看来,身体在发病前早已通过各种信号发出预警。了解这些前兆和症状...
原创 范... “饿肚子、猛运动、吃泻药”,这是不是很多减肥胖友曾经踩过的坑, 以这种方式来减肥,体重或许暂时下降,...
天气越热,越要吃这 3 种水果... 这天儿一热,人就容易蔫儿,动不动就出一身汗,浑身没劲儿,嘴里发干,连吃饭都没胃口。这时候要是光喝冷饮...
原创 “... #“情商”非常高,懂得拿捏分寸,很讨人喜的星座女 在生活的舞台上,有些星座女宛如灵动的舞者,凭借着...
脑健康品类GMV年增速达150... 脑部功能衰退,已成银发族晚年生活一大威胁 作者 | AgeClub 任子勋 前言 年近60的刘奶奶最...
原创 郭... 今天,邀请中医郭亚雄主任和大家分享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散结果子”——山楂,不仅开胃消食,更是中医里化解...
原创 入...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外媒紧盯:中国6月对美稀土磁体... 【文/观察者网 柳白】外媒近来紧盯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路透社7月20日报道注意到,中国6月对美国的稀土...
这些习惯可能伤肝!艾灸帮你养肝... 在现代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熬夜加班、频繁应酬、饮食作息无规律……这些不良习惯可能...
高唐街道圣泉社区清理楼栋堆码物... 夏季高温炎热,火灾风险显著增加。楼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堆放的杂物(如旧家具、纸箱等)不仅影响环境卫...
谁说精神疾病患者不配拥有正常生... 在社会的诸多角落,精神疾病患者似乎总被一种无形的阴霾所笼罩。当我们谈及精神疾病,脑海中是否会不自觉地...
搜狐健康课·预告 | 腹泻血便...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原野 编辑 | 胡鑫 您是否经常被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困扰?是否因为便...
协和医生说 | 关注老年健康,... 协和医生说 协 和 科 普 1 卧床老人的“隐形杀手”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大量卧床老人的...
专访安赤颖教授:1型糖尿病功能... 2025年CMTF国际医疗旅游展览会上,由上海复星健康旗下深圳恒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安赤颖教授公布:2...
原创 爱... 有一种男人,总是隔很久才回复你的消息,字里行间透着敷衍,寥寥数语便算应付。你以为他在忙,却不知他不过...
健康夜话 | “心静自然凉”的... 小编暖心提醒,音乐相伴更有感觉~ 邓盛强 王喆 夏日炎炎,阳光炽热。蝉鸣声声,仿佛为这季节奏响了热烈...
这7种糖尿病人认为的"... 一、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 65岁的李阿姨患糖尿病8年,最近糖化血红蛋白突然飙升到8.5%。医生追问发...
别等孩子受伤才醒悟:厌学背后的... 青少年因厌学、抑郁而自残的现象,已不再是个别案例。家长们满心困惑:曾经纯真可爱的孩子,为何会跌入这般...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凭借雄才大略,成功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华大地的崛起与兴盛。这个举世瞩目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