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不怎么玩手机,怎么也近视了?”
“我们夫妻俩视力都很好,孩子怎么会近视呢?”
“医生总说‘眼轴长’,这到底和近视啥关系?”
......
家有学童的爸妈们,是不是经常为孩子的视力问题操碎了心?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的林珊副院长为大家讲讲容易被忽略、却极其关键的因素——“眼轴”!
近视的真相:眼球“长过头”了!
我们可以把眼睛想象成一台精密的照相机。在正常视力下,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类似镜头),准确聚焦在“底片”上——也就是我们的视网膜,这样就能看清东西了。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眼球也会生长,若眼球生长速度过快、长得太长,成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前,而不是正好在视网膜上。这时,看远处的东西就会模糊不清,这就是近视!
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验光配镜。造成成像在视网膜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眼球过长、发育过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轴过长”;二是眼角膜的曲率过陡(即角膜弯曲度过大)。其中,青少年儿童近视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眼轴过长,也就是眼球发育过度。在眼睛近视后,物象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这时眼睛就变成了近视眼。
对于绝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眼轴过长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大约在三岁以前,眼睛的曲率变化较大,而三岁以后,曲率的变化就很小了。之后,眼睛的主要变化体现在眼球长度上 —— 就像身高增长一样,随着成长,眼球长度会逐渐变长,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近视最主要的因素。
造成近视的两大“推手”
造成成像在视网膜前,主要有两个原因:
眼轴过长(最常见):这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最主要的成因,也就是眼球发育过度角膜曲率过陡:角膜弯曲度过大,也会让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前。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在孩子3岁以后,角膜的弯曲度(曲率)就基本稳定下来,变化很小了。此后,眼球长度的增长(眼轴变长)就成了影响近视发展的核心因素。
误区澄清:不是不看手机就万事大吉!
误区一:
“父母视力好,孩子一定不近视”?错!虽然遗传有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因素和用眼习惯同样至关重要。父母视力好,孩子也可能因为不良用眼而近视。
误区二:
“多看书比看手机好,不会近视”?不完全对!只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无论是看书、写字、画画、拼乐高,还是看电子产品,都会让眼睛的睫状肌持续紧张,增加近视发生和加深的风险。
守护清晰“视”界,从了解开始
了解近视形成的原理,尤其是眼轴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是科学防控近视的关键。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林珊副院长呼吁各位家长:请务必重视孩子的眼健康,定期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尤其是眼轴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共同守护孩子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