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24小时灯火通明的城市,抑郁症、强迫症就像是某些街区突然“跳闸”——灯灭了,人也就没了精神。
过去,我们只能靠“电工”(药物)满城跑,一家一家修;现在,多了位“无线工程师”——TMS(经颅磁刺激)。它不开颅、不吃药,只用一束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光束”,对准断电的街区轻轻一照,灯就一盏盏亮回来。
经颅磁刺激(TMS),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且获得国内外监管机构(如美国FDA、中国NMPA)批准的适应症是:
1.难治性抑郁症:当患者对足量、足疗程(通常≥2种)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时,TMS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或辅助治疗选择。
2.强迫症:特定参数的TMS对部分强迫症患者有效(通常作为药物/心理治疗效果不佳时的补充)。
此外,TMS在大量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力:
⒈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⒉慢性疼痛(如纤维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⒊中风后康复(如运动功能、失语、吞咽障碍)
⒋帕金森病(改善运动症状及抑郁)
⒌精神分裂症(改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认知障碍)
⒍物质成瘾(辅助治疗)
TMS较之其他的治疗方式的优势大概分为下方几类:
⒈非侵入性:无手术风险,无创口。
⒉安全性高:严重副作用罕见(癫痫发作风险极低,严格筛选患者并规范操作可避免)。
⒊耐受性好:副作用通常轻微、短暂。
⒋无全身性药物副作用:不影响消化、代谢、性功能等。
⒌可用于特殊人群:对药物反应差、不耐受药物或特定人群(如孕期/哺乳期妇女需谨慎评估)
⒍提供新选择。保留认知功能:不影响记忆力、注意力等(与电休克疗法ECT不同)。
但是,我们也不能将TMS当作“万能钥匙”。因为:
⒈疗效非100%:如同所有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反应不佳。
⒉需多次治疗:需要连续数周规律治疗才能起效和巩固疗效。
⒊时间与经济成本:需频繁往返医院,部分地区费用较高(医保覆盖情况因地而异)。
⒋疗效维持:部分患者可能需后续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⒌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头部有金属植入物(非钛合金)、癫痫病史、脑部肿瘤或损伤、心脏起搏器/植入式电子设备患者等禁忌。
⒍对深部脑区效果有限:标准线圈主要刺激皮层表面区域。
经颅磁刺激TMS的出现,为那些困在药物无效或副作用阴影中的患者,推开了一扇新的窗。它用无形的磁场之力,温和而精准地叩击大脑失衡的“开关”,重燃神经回路的活力。这种融合了物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疗法,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承载着对复杂大脑更深的理解与尊重。
专家简介
贾海玲
贾海玲: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多导睡眠监测技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国内访问学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与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医体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河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学组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应激与抑郁障碍学组委员,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睡眠与情绪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睡眠医学学会理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0年,擅长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的诊治。每周三全天精神科门诊。
作者简介
靳秋然
靳秋然:护士,毕业于河北大学。擅长精神科护理,精神科护理知识及技能,心理护理等。工作格言:真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睡眠医学二科简介:
睡眠医学二科为我院特色科室之一,设置床位11张,位于儿少综合病房楼3楼。科室医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心理治疗师数名,多次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先进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睡眠诊疗理念,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提供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治疗,同时提倡失眠认识行为疗法的心理治疗手段,给予全方位的睡眠调节,竭诚帮助患者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该科室拥有各型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睡眠呼吸压力滴定系统,森林氧吧综合调理舱、体振音乐按摩理疗床等。主要承担全院睡眠障碍及相关疾病的监测、诊断及治疗工作,诊疗范围包括: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嗜睡、异态睡眠、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发作性睡病等。
供稿科室 | 睡眠医学二科
作者 | 靳秋然
审核 | 贾海玲
责编 | 王熙
审核 | 马克谨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