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去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已经超过了6.0mmol/L的限度范围,但又没有达到2型糖尿病的7.1mmol/L的阈值,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还有的朋友,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轻度超标(糖耐量受损),这种情况,都属于血糖代谢开始i出现问题的糖尿病前期,是进展为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
对于这种糖前期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引起重视,对升高的血糖通过饮食调节,加强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的生活方式干预,来积极降低进展为真正糖尿病的风险。在这些常规生活干预手段的基础上,有没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有助于改善我们的血糖代谢呢?
近期发表在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上的一项新研究中,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该研究发现,对于处于糖前期的人群,每晚睡前食用一把开心果,能够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益生菌组成,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为逆转糖尿病前期的代谢问题,预防进展为糖尿病带来了新的简单干预方法。
在我们深入探讨开心果的魔力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糖前期”这个概念。糖前期(Prediabetes)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此时,您的血糖水平已经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标准。
据统计,全球有数亿人处于糖前期状态,如果不加以干预,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在数年内进展为真正的糖尿病,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因此,在糖前期阶段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饮食干预措施一般更关注于白天的饮食调整,控制总体热量摄入,例如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等。在这项新研究中,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常被忽略的时间段——夜晚。
为了验证夜间零食对糖前期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者设计了一个随机交叉试验,将招募到的已诊断为糖前期的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为期12周的“夜间零食”干预。
其中一组的参与者会在睡前1到2小时,食用大约42g(相当于1把)的开心果,而另一组参与者则在睡前进食含15到30g碳水化合物的零食。
在12周的干预期结束后,两组参与者都会经过一段“洗脱期”(让身体恢复到基线状态),然后交换干预方案,再进行12周。这种“自己和自己作对比”的交叉设计,排除了参与者个体差异的干扰,研究结果也更加可靠。
在试验前后,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粪便样本,并利用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他们肠道菌群的变化。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的肠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群落,其中生存在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这下肠道细菌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对我们的消化、免疫、乃至情绪和代谢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这项研究的核心发现,正是夜间食用开心果对这个微生态系统起到的积极重塑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与食用碳水化合物零食相比,连续12周的晚间食用开心果的参与者,其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该指标用于衡量生物系统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出现了显著的增加。
一个更多样化,更丰富的肠道菌群,是肠道更健康,整体健康状况更好的显著标志。这意味着我们的肠道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并执行更多样化的生理功能。而肥胖,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相关健康问题,往往也伴随着肠道菌群多样性的降低。
在这项研究中还发现,通过晚间睡前食用开心果,不但提升了肠道菌群的丰度,还改善肠道菌群的质量,减少了有害菌,增强了益生菌的比例。
研究中发现的比例提升的益生菌包括毛罗菌科菌属,这类细节能够在肠道中产生丁酸盐,这种短链脂肪酸被誉为肠道黄金,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还能够有助于维护肠道凭证的完整性,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也能够调节GLP-1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稳定血糖。
此外还有阿克曼氏菌,这也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明星益生菌”。它的丰度能够有助于保护肠道黏膜层健康,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糖代谢。
简单来说,晚间食用开心果,就像是为我们的肠道益生菌精准施加了特种营养,选择性地滋养了那些对血糖控制和整体健康最有益的益生菌群落。
为什么睡前吃一把开心果会有这也显著的肠道菌群改善效果呢?
这与开心果本身的营养成分是分不开的。开心果并非单一营养素的载体,而是一种营养密度极高的“天然复合体”。它的健康益处源于其内部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
开心果富含膳食纤维,特别是益生元纤维。这些纤维无法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从而能够直接进入结肠,为肠道的益生菌群提供了“美味佳肴”。也正是这些膳食纤维,增强了丁酸盐等健康短链脂肪酸的产生。
除了膳食纤维之外,开心果还含有丰富的多酚、类黄酮、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植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中和体内有害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同时还具有选择性抗菌作用,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促进有益菌的繁衍。
开心果富含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优质的植物蛋白。这种组合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使得餐后血糖的上升更加平缓、稳定。此外,开心果还是镁、钾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这些微量元素在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维持血糖稳态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睡前吃开心果,这时候晚饭已经基本被消化,空腹状态下进食使在开心果中的营养成分受其他食物摄入干扰影响降到了最低。此时摄入开心果,其营养成分可以更“纯粹”、更高效地与肠道菌群进行互动,而不被其他食物稀释或干扰。
需要知道的是,肠道菌群的活动也存在昼夜节律。在夜间,当人体进入休息和修复模式时,为菌群提供一顿富含膳食纤维和多酚的“大餐”,可能恰好满足了它们的发酵和代谢需求,从而最大化的增强了益生菌的繁殖和代谢。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为正在常用于糖前期的朋友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美味、科学的健康饮食干预措施,如果有睡前吃零食习惯的朋友,不妨把饼干、薯片换成一小把营养丰富的开心果,能够为我们的肠道菌群健康和血糖代谢健康带来大改变。
感谢大家的悉心阅读,如果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健康中国,你我共筑!
参考文献:
Terrence M Riley et al, Nighttime Pistachio Consumption Alters Stool Microbiota Diversity and Taxa Abundance Compared with Education to Consume 1–2 Carbohydrate Exchanges (15–30 grams) over 12 Weeks in Adults with Prediabetes: A Secondary Analysis from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