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一直以为早上吃点清淡的粥配咸菜最养胃,怎么会查出肾功能不全?”——一位68岁男性患者的困惑,成了这场健康悲剧的起点。
清淡,不等于健康;传统,不等于安全。
尤其当摄入的, 是每日重复出现的高盐、高脂、高负担食物,对于一个器官代谢负荷极重、恢复能力极慢的系统来说。
像肾脏这样没有“痛感提醒”的沉默器官,就更容易在毫无征兆中逐渐走向衰竭。
很多人以为早餐没吃热量高的食物就算清淡,但咸菜配粥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套搭配,一碟咸菜的钠含量,往往远远超过粥本身所需的调味需求。
一碗粥本来钠含量几乎可以忽略,可搭配咸菜后,钠摄入瞬间飙升。
肾脏最怕的就是长期高钠负担,钠离子在肾小球中过滤、重吸收、调控水电解质平衡,是极其消耗肾单位的过程, 老年人本身肾小球数量和功能已下降,再加高钠刺激,是非常危险的组合。
除了钠负担, 咸菜中常常存在亚硝酸盐、苯并芘、以及部分地方加工时加入的防腐剂、色素等。
这些都需要肝肾代谢处理,而且长期低剂量摄入会造成慢性毒性反应。
一些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高发慢性肾衰,与咸菜、咸蛋、腌制鱼虾摄入频繁有直接关系,且与居住地区经济水平关系不大, 也就是说,这不是穷富的问题,而是长期饮食观念的问题。
再看腊味饭团,表面看是米饭和肉的组合,觉得比油条、烧饼健康,其实这类早餐存在极大的隐患, 腊肠、腊肉在腌制过程中除了使用大量盐分,还会加入亚硝酸盐来保持色泽。
加上加工过的肉类常常含有脂肪氧化产物和蛋白质降解物,都会对肾小管上皮造成持续刺激,有些人觉得早上摄入蛋白质是补身体,但忽略了蛋白质种类和来源。
如果是植物蛋白或低脂肪动物蛋白尚可,像腊肠这种高脂高盐加工肉类, 长期摄入只会使代谢废物增加,尿毒素含量增高,对肾脏是一种过载打击。
还有热量问题,一个饭团下肚,能量密度极高,再加上传统酱料调味,更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推手。
超重人群内脏脂肪增加, 会压迫肾血流,引起高滤过状态,久而久之损伤肾单位结构,诱发蛋白尿。
最后再说快餐汉堡,不少人图省事或者孩子爱吃,就跟着点了,一吃就是多年,汉堡面包用的是精炼面粉,升糖快,搭配高脂炸肉饼,含有大量反式脂肪、磷添加剂、防腐剂。
反式脂肪可干扰脂质代谢,增加炎症因子释放,而这些炎症反应是加速肾功能衰退的“无形杀手”。
更隐蔽的是其中的磷酸盐,尤其是磷酸盐添加剂, 在工业化肉制品和加工芝士中含量极高,吸收率比天然磷高出数倍。
过量磷会导致血磷升高,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代谢紊乱,同时促使肾小管钙磷代谢负担加重,很多尿毒症患者中期查出血磷升高时,追根溯源就能发现他们日常饮食中隐藏着大量加工食物。
一些人疑惑,为啥年轻时候怎么吃都没事?其实肾脏是一种高度“忍耐型”器官,早期损伤不容易察觉,可能十几年才有一次小小的尿常规异常。
而一旦出现肌酐升高,蛋白尿持续,说明代偿已经失控,到了不可逆阶段。这个时候再调饮食,已经晚了。
更重要的是,很多老年人并不是“单病状态”,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这三种慢病中任意一种都会加重肾脏负担,叠加饮食错误,后果成倍放大。
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时间一长就引发结构性破坏,高血压会导致肾动脉硬化,肾灌注不足。高脂血症会诱发微小血管炎症,使得肾小球滤过屏障渗漏。
回头来看,早餐这种每天早起第一餐, 在体液渗透压最敏感、血压最易波动的时刻,其实对肾脏是“最不容出错”的一环。
如果这顿饭吃错,不仅让一天代谢从错误起步,还会长期放大肾脏应激负担,与 其纠结于是否吃多吃少,不如认真检查吃了什么、吃的东西是否对肾脏友好。
那种“年纪大了吃什么都无所谓”的心态,正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帮凶,尤其到了六十岁之后,肾小球功能每年以1%左右速度下降,更需要“节流”而不是“强补”。
在这种生理趋势下 ,选择清洁、安全、适度蛋白、低钠低磷的早餐,不是健康额外加分项,而是延缓退化的必修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肾衰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鹏.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状态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