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参汤上火,吃黄芪口干,补阿胶流鼻血?甚至有些人喝鸡汤都上火。总有人虚不受补,这是为何,怎么解决?
虚不受补的人也不只是上火反应(口舌长泡、流鼻血、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脸上冒痘、燥热、失眠、便秘),有些人还会胃肠消化不良,比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粘滞或者腹泻等。
为什么有人一补就上火呢。这是虚不受补了。首要原因自然在一“虚”字上,尤其是脾胃虚,脾胃是食物运化之官,运化不够力的时候就容易消化不良、中焦拥堵,淤堵则易生热生火。
还有一类人是阴虚体质的,也容易不受补。因阴虚者阴液不足,原本就手脚心发热,睡觉出汗多(盗汗),补益的药又多温热,容易伤阴,这是等于虚火上再浇油,所以容易一补就火旺上来了。
还有人上火,是因为体内原本有积滞。比如痰湿热体质的,再加上温热的补益药,这痰湿热交缠,热气就更多了。就像夏天本来就闷热,如果这时在厨房生火做饭,还不通风。那不就很快汗流浃背了吗。
也有上火,是因为体内有邪未去,比如还在感冒的、体内热盛便秘的。这时候邪气未去,就进补,等于关门留寇,不但进补没有用,还会引起邪气粘腻难去,病情变得复杂,绵延日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去邪再进补,或者边清边补。
虚不受补的人能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中医也有应对思路。
1 做好辩证:身体什么状态,就采取什么应对方法。比如身体脾胃虚弱的人,先调理好脾胃(可以先用香砂养胃芄调理)再补,或者搭配健脾、燥湿、理气的(陈皮、薏苡仁、砂仁、白术、茯苓)药一起补。
2如果是阴虚的人,就选择补气又补阴类的药,比如西洋参,补气补阴又性质偏凉,就很适合阴虚的情况(阴虚易生热,西洋参补阴还清热)。
3平缓补益:虚不受补的人,身子虚,受纳能力低,所以可以先选择平和一点的补益药,比如人参大补先不选,先选用党参、黄芪、黄精、山药等性质平缓的。尤其山药、黄精这类偏食用充饥类的。
4先通后补:比如有痰湿的人,想要补就先用一些化痰的,例如陈皮、莱菔子、山楂各10做茶饮,先清除了痰湿,再进补黄芪、人参、阿胶等。
5循序渐进:想到吃补益药,就是为了提高身体体质。有人一看吃了上火就不吃了,这半途而废有点可惜。事实上选择正确的方法也可以进补,让身体平稳过渡,也可以顺利消化补益药。比如喝阿胶上火的人,先从每天3,一周后慢慢过渡到5,如果没有上火情况,就加到8,直到10,或者身体需要调理的适合量。
6巧用搭配:虚不受补易上火,那就加点清热降火的一起吃。比如黄芪是补气圣药,很多人平常拿来泡水喝又怕火,这时候配点金银花(适合气虚者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还盛的)、知母(适合气阴虚的,知母补阴,制约黄芪补气之燥)、栀子(栀子清三焦热,适合口干目赤、口腔溃疡、便秘、尿黄等有热的)、麦冬(滋阴润肺,制约温燥)、生地(滋阴凉血制阳)、当归(气血双补,浮阳得敛)就可以了。
虚不受补太普遍了,还不清楚的可以跟我说说,先辩证清楚,再制定适合的进补思路。
以上讲到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