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3种并发症,都是长期的血压过高引起的!别不当回事
创始人
2025-07-03 05:36:03
0

清晨的阳光透过急诊室的大玻璃窗洒进来,将整个房间照得通亮。老马正忙着整理手头的病例资料,突然一位中年男子被家人搀扶着走了进来。这位男子大约45岁左右,脸色略显苍白,走路有些摇晃,右上肢似乎使不上劲。“医生,他早上起来就这样了,是不是脑梗啊?”男子的妻子焦急地问。

老马抬头看了一眼患者,心里咯噔一下。这名男子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一直没好好吃药控制血压。这样的情况,确实很容易引发脑梗塞或者脑出血。但老马还是决定先做必要的检查再下定论。“先别着急,我们先给病人做个头颅CT看看。”他说完便安排护士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同时联系影像科准备检查。

“又要做CT啊?刚单位体检才做过呢,辐射会不会太大?”男子小声嘟囔着,虽然神情看起来还算清醒,但他的右臂明显无力,连拿手机都困难。老马注意到患者的血压高达150/90mmHg,比正常值高出不少。他皱了皱眉,暗自思忖:这种长期不控制血压的人,真的太危险了!

很快,CT结果出来了——没有发现明显的脑出血迹象,只有一点腔隙性脑梗塞。“目前不能完全排除脑梗死的可能性,建议进一步观察。”老马向家属解释道。然而,当抽血化验的结果回来时,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基本正常,这让老马更加困惑了。既然不是常见的脑血管问题,那右上肢无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为了弄清楚真相,老马连夜请来了神经内科会诊。经过一番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后,医生表示:“从现有表现来看,不太支持急性脑血管意外,但也不能完全确定。”

就在大家陷入思索时,老马无意间摸了摸患者的右手桡动脉,却发现脉搏微弱。而对比之下,左手桡动脉却强劲有力。这一细微差异立刻引起了老马的警觉。“护士,麻烦你帮我看一下双侧上肢的血压差值。”他迅速说道。

护士按照要求分别测量了左、右两臂的血压,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左侧血压为162/88mmHg,右侧却仅有90/50mmHg!两侧收缩压相差近70mmHg,这显然不正常。老马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但一时又不敢轻易确认。

“这种情况可能是右上肢动脉闭塞,或者是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老马沉吟片刻,随后转向患者及其家属,“我们需要进一步排查原因,请放心,我们会尽快找出答案。”

说到这里,老马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患者身上,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其实,无论是脑梗、肢体缺血还是其他并发症,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接下来,我需要你们配合做一些更深入的检查……”

故事到这里似乎还留有许多疑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血压差?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致命的疾病?而这一切,究竟与高血压有什么样的关联?

听完老马的解释,患者的妻子有些不安地问道:“医生,那您怀疑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大的血压差呢?是高血压引起的吗?”老马点点头又摇摇头,回答道:“高血压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诱因,但它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更复杂的血管病变。”

老马随即安排了一系列针对性检查,包括颈部和锁骨下动脉彩超、胸主动脉CTA等项目。他特别强调:“这些检查能帮助我们明确是否有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存在。”患者及其家属虽然听不太懂专业术语,但还是乖乖配合。

几个小时后,检查结果陆续出来了。在仔细阅读完所有影像资料后,老马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原来,患者的右侧锁骨下动脉出现了明显的狭窄,几乎接近完全闭塞状态——这正是造成右上肢血压显著低于左侧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狭窄还伴随一定程度的胸主动脉扩张,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结构性异常。

“通俗点讲,”老马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您的右侧锁骨下动脉就像一根被堵住的水管,血流通过困难,所以右手那边的血压才会这么低。而长期的高血压则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听到这里,患者的妻子忍不住追问:“那现在怎么办?还能治好吗?”老马稍微舒展了一下眉头,说道:“目前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或者手术的方式改善血流状况,不过具体方案还需要心内科和血管外科共同讨论决定。”

与此同时,老马提醒他们要高度重视日常血压管理。“即使这次的问题解决了,如果继续忽视高血压的危害,未来还会面临更多风险。比如脑卒中、冠心病甚至肾功能衰竭……这些都是不可逆的损害啊!”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更多的是深深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天里,患者转入心内科接受进一步评估与治疗。期间,多学科团队反复研究病例,最终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一方面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以稳定病情;另一方面计划择期实施右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从而恢复正常的血流通路。

手术当天,整个医疗团队都屏息以待。当导丝顺利通过狭窄段,并成功放置支架后,复查造影显示血流明显改善,右侧桡动脉搏动也重新变得有力起来。看到这一幕,老马长出了一口气——幸好及时发现了问题所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右上肢无力的症状逐渐缓解。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意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在出院前郑重承诺:“回去以后一定按时吃药,定期监测血压,再也不敢大意了!”

临别时,老马再次叮嘱:“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同样关键。建议减少盐分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只有综合管理,才能真正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站在急诊室门口目送患者离去,老马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他见过太多因为疏忽而导致悲剧发生的案例。而这起事件,则让他更加坚信,早发现、早干预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无论是高血压引发的肢体缺血,还是其他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都提醒着我们一个真理:健康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精心呵护的结果。对于那些长期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定期体检、遵医嘱服药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护自身健康的三大法宝。如果您身边也有类似情况的朋友或家人,请务必转告这些经验教训,或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最后,老马想对所有人说一句肺腑之言:“别等到身体亮起红灯才开始重视健康。记住,每一次忽视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12种药食同源食材,是女性 ... “药食同源” 是中医药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强调许多天然食材既可以作为食物充饥养身,又具备药...
它是夏天“祛湿第一豆”“健脾第... 夏季潮湿闷热,很多人总感觉身体沉重、四肢乏力,甚至胃口变差、大便黏腻,这些可能是“湿气重”的信号。 ...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 济南显微外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军表示,下肢静脉曲张是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后引发的进化病,在我国,基本...
老人浑身疼痛找不到病因?警惕这... 年纪大了,时常感觉浑身疼痛?注意哦,这可能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 “骨质疏松是导致颈椎、腰椎、关节以...
糖尿病与心脏健康:紧密相连的命... 在我们这个奇妙的人体工厂里,心血管系统就像那个超级重要的电力网络,时刻为各个部门和车间输送着氧气和营...
原创 男... 前言 每逢夏天,炎热的天气就会让人忍不住抱怨“热死了”,但是谁能想到在科技和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热...
退休老人因腹胀就医,三天后肝衰... 体检中心的护士整理报告时,看着老李的肚子总是胀鼓鼓的,皮肤也发黄,动作慢悠悠的,心里直犯嘀咕。没想到...
一文看懂:鲜冬虫夏草的药膳食疗... 冬虫夏草是驰名中外的药食同源滋补佳品,我国民间素有服用冬虫夏草作为食补和药补的传统。 研究发现,冬虫...
原创 小... 导语:小暑将临,遇见这野菜别错过!清热利尿、祛湿排毒,教你用来包包子,清香爽口、营养又好吃! 夏日,...
羊大师科普:警惕!这7种食物明... 在这个全民控糖的时代,许多人养成了“看到甜食就退避三舍”的条件反射。然而,一个隐秘的血糖陷阱却被多数...
雄激素暴跌80%,更年期就是作...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邓文志主任专业解读:大肠癌便血... 通常来说,上厕所时发现便血,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是不是痔疮犯了?”,然后抹点药膏、吃点下火药就不管了...
西兰花暗藏“危机”?癌症患者这... 成都平安中医肿瘤康复中心赵建华主任指出,饮食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西兰花富含膳食纤维,对于消化功...
【东港妇幼“艾梅乙”宣传专栏】... 什么是非意愿妊娠? 非意愿妊娠一般是指并无生育计划、且又无避孕防护措施,或者是避孕失败后导致的妊娠...
原创 多... 这个宝宝的右手情况不一般,表面上只是多了一根手指,但是并不能去掉某一个多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考虑两个...
老夫妻喜欢吃自制臭腌菜,先后患... 76岁的赵大妈20天前因为吞咽疼痛持续2周,到浙一医院做了胃镜查出了食管癌,还有霉菌性食管炎、慢性萎...
尿酸高能吃黄瓜吗?家常黄瓜菜肴... 黄瓜属于低嘌呤食物(约14.3mg/100g),含水量高且富含钾元素,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对控制尿酸...
十二指肠癌转移概率高吗?高危因... 十二指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转移概率及高危因素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十二指肠癌转移率为20%...
善德堂丨彭伟丽医生: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腿疼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牵引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椎间...
善德堂丨彭伟丽医生:喝水与胃病... 喝水这件小事,居然藏着这么多学问!最近门诊遇到好几位患者,都是因为喝水方式不当引发胃部不适。有位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