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学习针对月经先后无定期,依据 “经前疏,经后补”所制定的两个不同方剂的用药思路及功效。
经前甲方、经后乙方
验案解析
方源《古今名医妇科医案赏析》(高新彦,袁惠霞.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经前甲方
组成
娑罗子12g 八月札10g 紫丹参12g
路路通12g 王不留行15g 制香附10g
熟地黄15g 菟丝子12g 全当归12g
玉桔梗10g
经后乙方
组成
熟地黄15g 菟丝子12g 淫羊藿12g
山茱萸12g 炒柴胡6g 炒白芍10g
肉苁蓉12g 全当归10g 陈皮6g
功效:补肾疏肝,调理冲任。
验案
患者:高某,29岁,教师。
初诊:1980年4月18日。
主诉:月经先后无定期近1年。
病史:月经初潮14岁,量中色红,结婚3年,前年冬产一男婴,上环节育。产后乳汁不行,用人工哺养,年来月经或先或后,迄无定规,量或多或少,色泽紫黯,经后腰酸神疲,头晕失寐,经前心情抑郁,胸膺板滞,乳房结块,咽阻痰黏,大便时或秘结,口微渴,末次月经4月2日转3天净。舌象:舌淡衬紫,边有齿痕,苔薄。脉象:弦细带数。
中医诊断:肾虚肝郁,冲任失调。
治法:补肾疏肝,调理冲任。
方药:
(1)经前甲方
处方
娑罗子12g 八月札10g 紫丹参12g
路路通12g 王不留行15g 制香附10g
熟地黄15g 菟丝子12g 全当归12g
玉桔梗10g
(2)经后乙方
处方
熟地黄15g 菟丝子12g 淫羊藿12g
山茱萸12g 炒柴胡6g 炒白芍10g
肉苁蓉12g 全当归10g 陈皮6g
治疗经过:患者经用上法调治两个月,经汛已准,遂授八珍丸、逍遥丸各3瓶,嘱常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
本方为姚寓晨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验方。本案之月经先后不定期证属肾虚肝郁,经前冲任气血壅盛,应以疏肝通络为主,并酌加益肾之品以增强疏肝之力;经后阴血流失,当以养肾益精为治疗大法,酌加调肝之品,以助肾精化气。经前宜理气而不燥,经后用药宜温润而不热,按照“经前疏,经后补”之原则,交迭用药,调整经期。
甲方中娑罗子、预知子、路路通、香附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熟地黄、菟丝子滋阴补肾;当归活血调经。
乙方中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等均为补益肝肾之品;陈皮理气使诸药补而不滞。
两方配伍合理,先疏后补,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