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记住两动作一茶一粥丨24节气话健康
创始人
2024-08-08 11:54:29
0

今年,立秋时刻是在8月7日的8点09分,农历七月初四。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

立秋到,并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由于“热在三伏”,此时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秋老虎”的余威依然让人感受到夏日的酷热。

农谚有云,“六月秋,便罢休;七月秋,热到头”。这句话的意思是立秋如果在农历六月份,那么天气很快就会变得凉爽;而如果立秋出现在在农历七月份,那么天气将持续炎热很长时间。

立秋后如何养生?

01 国家卫健委提示养生要点

8月6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立秋后户外运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控制、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等进行提示。

要点1 立秋后要重视心血管病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表示,立秋之后,中老年人心脏系统面临很大挑战,血压波动会更大。

立秋开始到秋冬交际,所有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要更加重视预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不管是高血压还是冠心病,药品都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吃够剂量,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在生活习惯方面,注意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不吸烟、限制喝酒、不要久坐等。

要点2 热天运动谨防中暑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表示,立秋后天气依然炎热,运动时最需要重视的就是避免脱水造成的中暑和热休克等问题。

在炎热天气下长时间行走,以及健身爱好者进行户外健身锻炼,都会面临体温易升高的问题,运动时,人体需要通过燃烧脂肪和糖给肌肉提供热量,其中有80%不能用于运动,从而变成身体的热量导致体温升高。

在通过排汗降温的过程中,当血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体会产生自我保护,体温就会有点控制不住了,如果这时还持续运动就会产生危险。

张漓建议,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或者行走,注意补水补液,防暑降温。如果出现了中暑或休克的前兆,要赶紧进行处理。

要点3 过敏人群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提醒,夏秋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人体的呼吸系统最容易受到侵袭,老年人、儿童、体弱者、营养不良者以及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在这个时节感染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

对此,公众应该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衣物,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等,减少易感人群的感染发病及发生重症的风险。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流涕、咽痛等呼吸系统症状时要尽量保持休息状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

针对过敏的问题,在秋季,过敏体质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谨慎食用海鲜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红疹、皮肤瘙痒等,要及时就医,并告知临床大夫过敏史和目前的症状。

02 记住两动作一茶一粥

立秋后,早晚的风已经有了一些凉意,但白天还是闷热。

此时, 说“秋燥”还有点早,除了要避免凉风的侵袭外,要继续防暑祛湿。本文推荐2个养生动作和2个药膳粥。

按摩养生防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预防秋季感冒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擦迎香。

方法: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过敏原较多,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建议摩喉预防哮喘。

具体方法:上身端直,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虎口对住咽喉部,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经常揉腹健脾胃

中医常将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人体五脏中的脾与长夏相对应,此时湿气容易困脾。

而养脾重在清热、祛湿,适当多吃山药、薏米等食物。

还可轻揉腹部,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向上吸气、向下呼气,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喝陈皮姜茶

陈皮有健脾祛湿兼理气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这两种食材我们可以各取3—6克泡水喝。

立秋过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肺燥,会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

中医认为,五色对五脏,燥邪是伤肺的,白色入肺,这时候可以进食一些白色的食物,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比如百合、梨、银耳等。

喝药膳粥

立秋虽然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高湿和高热仍然是盛行的。此时期,脾虚的人要更注意养生。

给大家推荐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药食材加到粥里面,根据个人的口味,可以酌情加一些莲子、山药、茯苓、薏米,这些都能健脾利湿。

如果嫌做粥麻烦的话,我们推荐一款茶饮,是芡实茯苓茶。

芡实又叫“鸡头米”,具有健脾祛湿、固精气的作用,茯苓是一个利水渗湿、健脾胃的药物,也是食物,这两种每种取10克加入到500毫升的水中煮水喝,可以改善上述症状,包括下肢困乏、头脑昏沉、身体浮肿、腹泻等症状。

来源: 国家卫健委 河南日报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上... 中国这段历史,仿佛漫漫黄沙,每一颗珍珠都蕴含着磨砺和痛苦,而今天的和平,亦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
集采开标:血透市场迎新一轮降价... 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唐唯珂 编辑/季媛媛 血透市场新一轮降价...
【地评线】彩云网评:“不爱上班... 来源:云南网 医院以专业姿态为其正名,等于给职场心理问题贴上“可治疗”标签,标志着社会对职场人精神困...
张军主任谈下肢静脉曲张放血疗法... 孙阿姨是山东枣庄人,今年64岁,这段时间因为腿疼得厉害,连孙子也带不了,慕名来到济南显微外科医院找血...
原创 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
伤寒论名家解读汇编——第50条 第50条: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一图解码:镁信健康赴港IPO ... 6月30日,镁信健康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由高盛、中金公司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
吸烟的甲状腺患者,这些风险翻倍... 点燃一支香烟,您或许知道它伤害肺部,却未必想到,那一缕青烟正悄然侵蚀着您颈间那个蝴蝶状的腺体——甲状...
西安甲康:甲亢患者饮食禁忌大全... 甲亢会使人体氧化过程加速,代谢率增高。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甲亢的发病率呈...
原创 世...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1981年的美国洛杉矶,出现了一大批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
原创 体... 医生,我最近一段时间,牙齿总是出血,口腔也感觉非常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呢?45岁的邓先生来到医院就诊...
吕梁健康科普:乙肝抗原阳性是什...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的字样,很多吕梁人会瞬间慌神:这是不是意味着得了乙肝?太原...
中老年人平日里若是能够坚持这3... 在我们生活中,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身...
他汀吃几年,总胆红素一直偏高,... 在前面介绍他汀合理用药知识的文章后台,发现有读者朋友留言,询问吃他汀后,总胆红素升高的问题。例如有位...
“伏前不吃酸,伏后走不稳”,从... 眼瞅着入伏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天儿是一天比一天闷热。咱们中老年朋友啊,最怕的就是三伏天的“湿邪暑毒”缠...
医生忠告:每天喝点酒的高血压患... 【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日子过...
“节气养生课堂” | 小暑养生... 为弘扬中医养生文化,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7月8日,由石屏县文明办组织,石屏县卫健局、石屏县...
酒精与肝脏的恩怨情仇! 一人我饮酒醉 醉后肝脏遭老罪 一、饮酒对肝脏的伤害 肝脏是人体最大消化腺。酒精(乙醇)入体后,约...
“血稠”妙方,只需两味药,实惠... 在现在这个幸福时代,血稠的人数确实越来越多。血稠时间一长,问题就会找上门来,就比如高血压、脑卒中(俗...
丝瓜的“死对头”,医生提醒:二... 一到三伏天,丝瓜就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清炒丝瓜、丝瓜蛋汤、蒜蓉丝瓜……鲜嫩爽口,还能清热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