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米饭做得有营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选择优质的大米至关重要,如东北大米等,其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煮制过程中,不宜过度淘洗,避免大量营养流失,只需用清水轻轻冲洗几遍即可。接着,加水时要适量,一般水与米的比例约为 1.5 : 1 至 2 : 1 ,这样能煮出饱满且有嚼劲的米饭。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能提升米饭的口感和鲜度,同时促进大米中营养的析出。还可以加入一些食材来增加营养,比如在煮饭时加入红枣、枸杞,能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加入红薯、南瓜等,既增添了甜味又丰富了维生素等营养。煮好后,不要马上打开锅盖,让米饭在锅内焖几分钟,这样能使米饭更加松软可口且营养更易吸收。通过这些方法,就能做出既有营养又美味的米饭。
米中含有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素,但其在淘洗过程中,很容易因方法不当导致营养素流失增多。因此,若要更好地保证米饭营养,至少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淘米应选择凉水,而不是温水。因为水温偏高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加,将直接导致营养流失增加。第二,淘米次数以2—3次为宜。淘米的本意是将米中掺杂的灰尘洗掉,没有必要反复冲洗,否则只会导致营养流失。免洗大米则可以放心地直接下锅。第三,不要用手搓,搅一搅就行。在米粒的最外层有一层被称作糊粉层的物质,其中含有B族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如在淘米时用力搓洗,会将糊粉层洗掉,损失营养。第四,不要用流水冲洗。流水只会带走营养而起不到加倍清洁的作用。
米淘好了,下一步就是下锅了。电饭煲就是做米饭最好的工具,它的密闭性更好,可以隔绝过多的氧化反应,用时较少,因而营养损失也较少。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喜欢吃捞米饭(先煮捞出后再蒸的米饭),一定要善加利用米汤,因为近50%的矿物质、维生素都会被煮入米汤中。虽说捞米饭容易损失营养,但它适合做炒饭。因为用这种方法蒸出的米呈散状,炒出后,不会过黏,口感更好。此外,吴美云指出,在米下锅之前,可以用温水先泡一下,这样做出的饭会更加糯软。
做饭也难免失手,万一全夹生了,可用筷子在饭内扎一些直通锅底的孔,然后加温水重新再焖;如果是局部夹生,就在夹生部分戳孔后加水再焖;如果是表面夹生,可将表层下翻至中间再焖。